国内首家专注儿童环保教育的非营利机构“iearth—爱地球”近日发布了《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不容乐观——被调查儿童食用含添加剂食品的频率普遍偏高,可能会存在潜在风险;大量不被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添加剂,仍广泛出现在低龄儿童常食用的食品中;在欧美国家被禁用的食品添加剂在我国仍广泛使用,如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等。 (据新华网)
令人焦虑的调查结果,尽管不一定全面、权威,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儿童食品存在的诸多问题,折射出了儿童食品监管的漏洞和隐患。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儿童食品安全标准的不足。目前我国针对婴幼儿食品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只有5个。这些标准所适用的范围都在3周岁以下,且只覆盖了一些婴幼儿必需食品,并不完善。而对于3周岁以上的低龄儿童,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食品安全标准,更没有明确的儿童食品概念。食品生产厂家在生产没有儿童标准的食品时,所执行的都是成人标准,个别厂家为了刺激儿童的消费欲望,在生产中添加了大量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增鲜剂、香精香料等添加剂,给儿童食品“染”上了特别漂亮诱人的颜色,“调”上了特别甜、香、鲜、辣的味道,致使很多儿童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甚至超过了一般食品的添加剂含量。去年,女儿在吃了一款儿童食品后,牙齿变绿了,舌头也变绿了,怪吓人的,我知道,这都是添加剂惹的祸。而在市场上,尤其是在农村市场上,像这样的“色香味”俱全的儿童食品并不少见。
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适应排解能力差,儿童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本应比一般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低,如果反而多,则会对儿童的身体发育造成危害。有专家指出:人工色素等添加剂进入人体后,由于代谢周期长,会加重肝、肾、脾的负担,尤其对儿童而言,潜在的危害很大。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体内器官功能比较脆弱,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若长期过多进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易出现躁动、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思想叛逆、行为过激等不良反应。这些危害都很可能是长远的,不可逆的。
为了呵护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很有必要给儿童食品制定更苛刻更广泛的安全标准。国家应该在进一步健全完善3周岁以下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把3周岁以上的低龄儿童的食品安全问题与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的食品安全问题等同考量,针对低龄儿童经常食用的食品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标准,要求生产厂家在生产“普通版”的同时推出“绿色儿童版”,以供儿童进行选择。“绿色儿童版”食品可以使用的添加剂种类更少,允许添加的限量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