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饮料国家标准》中对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作了严格规定,2008年我国出台的茶饮料国家标准(GB/T21733-2008)中,将茶饮料分为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等三类。标准中对于一些茶饮料的理化指标进行了规定,根据茶饮料类型不同,对于其中茶多酚、咖啡 因应该达到一定的含量。对于茶饮料,要求茶多酚的含量须≥300mg/kg,其中绿茶茶多酚含量须≥500mg/kg。茶多酚含量若不达标,则只能被归为茶味饮料。但一直以来,许多茶饮料企业对“茶多酚”含量讳莫如深,消费者也很难在标签上找到“茶多酚”三个字。
□ 刘末
“茶多酚”写上产品标签
近期调查发现,茶饮料市场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规范,众品牌企业产品标签上“茶多酚”含量的透明化就是个很好的开始。
雀巢公司的原叶系列和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茶饮料就用粗体字在瓶身标签显眼位置标注出了茶多酚含量。其中,东方树叶红茶、茉莉花茶、绿茶三种茶饮料的茶多酚含量分别等于大于180mg/kg、280mg/kg、480mg/kg。雀巢翠缕绿茶的包装上则标注其茶多酚含量不少于200mg/kg。这与《茶饮料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茶多酚含量标准均靠近。
对于茶饮料这一转变,业内人士认为,茶多酚含量的日趋透明化和公众化,说明茶饮料企业的底气足了。另外,“茶多酚”正式走上标签,对消费者的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茶饮料市场开始走向规范
据2011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近年来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目前,茶饮料消费已占整个饮料消费份额的20%以上。许多商家大打健康、绿色、天然宣传牌,也因此吸引了无数爱美时尚的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品牌企业底气的强大,对于整个茶饮料行业大有裨益。随着茶饮料企业品牌意识的日益加强,对茶原料也更加重视。一些大型的茶饮料企业已经与许多茶叶公司签订了定向供货协议,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尝试创建自己的茶叶基地,以保证货源供应和茶叶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添加剂变得日益敏感的消费者对饮料的天然和原味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为突显天然,先有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原叶茶后在市场上一炮而红,后有农夫山泉推出的东方树叶系列,还原茶的本色,一切都预示着茶饮料企业似乎要将天然之路拼到底。
对此,专家莫介绍,茶饮料中使用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改善口感和起防腐作用,茶饮料生产重在工艺过程,理论上来说,茶饮料可以不使用什么添加剂,而且由于茶本身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如果工艺好的话,连添加剂中最常见的防腐剂都是可以省去的。
茶饮料不能代替饮茶
茶饮料随着行业的发展,其种类也越来越多,不仅有常见的复合茶饮料、果味茶饮料,而且还出现了各种调味茶饮品、原味茶饮料等,面对着日益庞大的市场,消费者不禁眼花缭乱难以选择。
国家质检总局在一次对茶饮料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表明,一些小型生产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46.7%,咖啡 因和茶多酚含量低,个别产品微生物超标,添加禁用的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等问题较多。对此,相关专家建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消费者可多尝试手泡茶。
据营养学专家介绍,茶饮料是茶叶经水浸泡后通过多种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叶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茶饮料成分不等同于茶,所以不能完全体现茶的降低人体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和免疫力等功能。
茶叶内含有的四百多项成分对人体是重要的补充,天然无污染的茶叶对人类的营养价值是无疑的,手泡茶未经过工业提取,保持了茶叶的内在成分,既原汁原味又自然协调,比茶饮料营养丰富,传统的饮茶方法应当保持,建议消费者多选择手泡茶。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