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食品业面临“成长的烦恼”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2年10月28日    关注度:     【字体:

本报记者 唐蓓茗

  民以食为天,我国食品工业今年的总产值有望突破9万亿元,在41个工业大类中名列前茅,食品行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行业,这是日前在沪召开的首届“2012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传出的消息。

  不过,发展空间巨大的食品行业未来也将面临“成长的烦恼”。打造上下游高效协同的全产业链、走出去利用中国资金嫁接海外资源扩大中国消费市场,成为专家们为食品业开出的“解药”。

  产值可望冲击9万亿大关

  “2012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论坛”由光明食品集团、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上海海洋大学联合主办。该论坛既为国内和本市专家学者、企业经营者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对话、交流平台,也是2012光明食品节的重点内容。论坛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熊必琳报出的一连串数据,让人对食品工业刮目相看。

  据熊必琳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迅猛,2006年食品工业总产值是2.4万亿元,去年攀升到7.8万亿元。几年间,食品产业的收入、利润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07、2008两年的收入指标增速甚至接近或超过30%,利润指标增速超过25%,可以说,“十一五”是食品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今年以来,食品工业继续呈稳定发展之势。熊必琳提供的数据说,今年1-8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2.8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行业中,增长最快。同时,食品行业重点企业增长稳定,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3319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455.26亿元,增长之18.5%。1-8月份,食品工业实现总产值是56037.48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1.1%。

  一般来说,食品行业每个月的产值和销售至少在七八千亿元,再加第四季度是食品旺季,又有中秋国庆节日消费拉动、糖厂开榨,因此熊必琳预测今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可以突破9万亿元。 “在全国41类工业行业中,石化行业是最大的,去年石化产业的总产值是11.26万亿元,而我们食品工业今年也能与之接近”,熊必琳自豪地说。据测算,目前食品工业对全国工业的贡献率已达到13.3%,拉动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食品工业的这种发展比较健康,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一是食品工业有较高的产销率;二是食品工业的利税增长与生产增长同步。据熊必琳介绍,今年8月,食品工业销售率是96.8%,1-7月份销售率是100.8%,产销衔接水平较高。今年41个工业行业利润下降,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食品工业下降幅度较小,而且同期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利润3327.79亿元,同比增长了 23.1%;1-7月食品工业上缴利税是4417.69亿元,同比增长18.2%;1-7月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的总营业收入是47714.53亿元,增长19.6%,增速比全国高9.9个百分点。

  也许正是因为食品行业较其他行业有更好的表现,所以资本对食品行业的追逐也显得较热烈。据悉,1-8月,食品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93.84亿元,同比增长33.2%,比全国的投资多13个百分点。

  以“全产业链”保障食品安全

  对于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与会专家们普遍看好。

  “未来十年,全球资源将面临短缺,在农作物短缺情况下,发展食品业将是重中之重”,德意志银行亚洲投行部主席蔡洪平在论坛上说。

  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举了身边的例子附和了这一观点:“我妈妈从农村过来,在我这儿待的时间已经够长了,但是她一旦到大超市去买东西,只有两个东西比较会买,一是牛奶,二是酒,其他的东西她都不会买。超市中还有许多商品类别的品牌没有给老百姓留下差异化的印象,这说明中国的食品产业还没有真正发达起来,中国消费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宗南则表示:由于中国会不断扩大内需比重和不断提高城镇化比重,所以估计中国食品产业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是与“十一五”时期食品产业快速增长有所区别的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食品产业将面临 “成长的烦恼”。

  王宗南列举的第一个“烦恼”是人工、原料、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制约着食品产业和企业的盈利能力。首先,劳动力无限供给成为历史,中国的劳动力红利基本结束。今后3-5年内,食品企业工资每年上调至少在10%,这成为企业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首要课题;其次,食品原料价格快速上升。从2007年爆发全球性粮食危机至今,全球的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价格都已经翻番,未来一段时期,在农业资源紧张、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和生产能力过剩三者共同作用下,可能将继续推动食品原料价格的上涨;还有一点,就是未来几年,食品企业仍将持续面临高地租的成本压力和环保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

  第二个被王宗南提到的“烦恼”,是中国食品企业必须面对大众对国内食品缺乏安全信心的考验。王宗南认为,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有多种表现,这里面一部分问题是出自食品生产者责任感的缺失,还有很大一部分问题则出自于上下游配套跟不上。从根本上看,是中国食品行业没有形成上下游高效协同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在食品产业管理上的长效机制。现在,一些大食品企业为提升食品安全质量和提振消费者信心,正在采取措施,比如推行全产业链战略,比如在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中探索应用GS1国际标准。 王宗南表示,光明食品集团将进一步致力于“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全产业链经营,为大众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美味的优质食品,为社会提供与食品产业相关的优质服务,努力打造成为国内领先、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技术、综合集成能力较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食品产业集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教授在论坛上透露,该院近日将与光明食品集团实行合作,将国内领先的“食品非法添加物快速指纹筛查与同位素检测技术”首次应用于沪上食品安全检测,有望实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重大突破。

  国内外多种通胀因素的交织冲击被王宗南看作是食品工业未来成长中必须面对的第三个“烦恼”。今年9月欧洲央行、美联储、日本央行相继宣布推出或加强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更是将超低利率的期限指引进一步延长至2015年年中,这可能使全球经济再一次滑向流动性过剩,其对中国经济将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持续近一年的资本流出转为新一轮短期资本流入,使中国央行跟随释放流动性;二是流动性的注入与美元贬值会导致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从而使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剧。从国内看,明年中期国内猪肉市场供求关系可能发生反转,猪肉价格可能进入上升通道,成为推动通胀的内生力量。根据以往经验,当经济处于通胀上升期时,食品企业不管是收入、利润指标,还是经济运行质量指标,比如存货周转等,都不及通胀回落时表现得好。

  未来路径:创新、走出去

  面对这些烦恼,“创新”成为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是论坛上取得的最大共识。

  王宗南指出,从企业的角度看,创新可以选择三种途径:第一个层次是针对不断细分的消费品市场进行 “产品或品类创新”。这可作为大多数食品企业首选的方案,比如寻找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开发具有不同功能、不同效用的产品,规避一般领域内的市场竞争,开辟新的市场蓝海。但“产品创新”领先时间较短,通常在二至三年左右,很快就有模仿者进行跟随;第二个层次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这种创新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品牌、资源、技术或网络等要素基础,企业作为资源的组织者,通过掌控食品产业链上的关键要素,选择和组织对自己最有利的业务模式,以获取更高的商业价值。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使企业在经营上形成一种系统能力,能够使企业保持更长时间的领先优势。第三个层次是“管理模式创新”,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于组织内部的综合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包括打造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架构、决策权、信息和激励机制等。

  “走出去”在论坛上也被专家看作是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前三十年中国为世界制造,后三十年世界为中国制造"是我们集团内部对中国食品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判断”,王宗南说。他指出:随着国内生产成本持续抬升,中国食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以我们集团生产或经营的食品为例,奶粉是新西兰、澳大利亚生产更具竞争优势,大豆、玉米是美国生产更具竞争优势,葡萄酒是智利、澳大利亚生产更具竞争优势,原糖是东南亚、巴西生产更具竞争优势……过去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大多数都是外国资金、资本和中国的资源相结合,而今天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却是中国的资金和外国的资源相结合,通过中国的资金优势和消费市场优势形成新的国际化合作路径”。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创造了一个良好时机。这几年,光明食品集团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正是抓住西方成熟市场消费低迷和企业经营困难的机遇,寻找国际成熟市场上有品牌、有资源、有创意、有技术的企业或项目,通过合作一方面解决了对方资金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一个通道。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合作双方必须形成双赢,我们需要弥补的是产业在资源、品牌和技术上的短板,对方需要解决的是企业在市场增长上碰到的瓶颈,仅仅依靠有钱和出价高,在"走出去"战略上是行不通的。所以,利用中国资金嫁接海外资源,借助海外资源形成中国消费市场,将成为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王宗南说。

  蔡洪平也强调,走出去收购食品企业并不是资本说了算,因为食品是给人吃的,你也许可以去海外买家制造企业,但是收购食品企业却要事先掂量掂量自己是否已具备足够素质,是否有责任感。“走出去”的基础不是资本而是文化,是人的信用度。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专家:“黄金大米事件”让中国科学遭遇百年危机
下一篇文章:工程师千元注册“莫言醉”商标 1000万卖给知名酒企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