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专家呼吁提高中国食品链起点和终点的监管水平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年09月30日    关注度:     【字体:
     近日爆发的一些国内品牌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表明,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不容忽视的制度缺陷,有许多不安全因素急需引起重视。

    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必须以法律制度为基础。无论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还是欧洲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局,都因为有强大的法律支撑而享有高度的独立性,使之能公正执行法律,确保本地区的食品安全。一个合理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除了赋予监管部门权威外,还要从整条食品链出发,对种植养殖、初级加工、生产制造、运输、销售、消费环节,明确食品监管责任,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

    相比之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基础急需夯实。目前指导我国食品行业的主要法律是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这一法律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制度设计上存在明显偏差,无法涵盖影响居民食品消费的主要风险因素,这也正是要用《食品安全法》取而代之的一个基本理由。

    200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确立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和其它相关法规的规定,目前的分段监管格局可以表述为:农业部门负责初级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进出口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国内市场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不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分分合合的历史表明,国家建立独立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思路似乎并不十分清楚。这直接影响了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效率。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大多为“大药品、小食品”格局,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并没有在机构设置上得到充分保证。这种局面虽然有其历史原因,但管理者重药品、轻食品的主观因素,甚至一些经济利益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因此,把“药监局”变成真正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者是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一门“必修课”。

    在法律制度不完善、问责机制不到位的背景下,分段监管的体制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例如,按照分段监管的工作思路,种植、养殖业的食品安全由农业部门负责,不在食品安全法的规范范围之内。而根据国家对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定位,初级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并非该部门的工作重点,加上农业生产者规模小、数量多、生产过程不易标准化、监控困难等因素,导致食品安全监管中最重要的源头的监管工作难以高效进行。近年接连曝光的“瘦肉精”、“红心鸭蛋”等事件均表明,如何彻底改变这种源头失控格局,是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又如,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不仅因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部门的职责调整而一度削弱,还因为相关部门对居民厨房加工、餐桌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忽视而出现监管真空。比较国际经验可知,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是绝大多数国家食品安全监管者的一项基本工作。客观讲,食品链终端的安全监管工作也十分令人担忧,我国普通居民在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匮乏常常会让监管事业功亏一篑。

    综上不难看到,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刻不容缓。我国必须尽快出台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法》,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理顺监管体制,优化机构设置,既要避免部门之间监管职责交叉,又要扭转部门内部弱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局面。我们必须提高食品链起点和终点的监管水平,加强对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河北警方查明制售使用三聚氰胺网络 已批捕13人
下一篇文章:吉百利产品成分存“有疑问” 在内地尚未召回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