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6日讯(记者 李飞) 16日,2012山东(济南)首届食品安全论坛在济南召开。会上,与会专家对目前“多头监管、分段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出质疑和批评,呼吁破除这种职权交叉的体制,避免“九龙治水”的尴尬。同时,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的成本,加大打击力度。
“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山东社科院省情研究中心主任秦庆武以网络上有关对食品安全的调侃开场。河南瘦肉精事件、重庆“毒花椒”事件、辽宁沈阳毒豆芽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以及席卷全国的地沟油事件……秦庆武列举认为,有毒食品层出不穷,成为“打不死的小强”,这其中有制度缺失、执法不严、官员政绩、道德滑坡等种种因素。
“多头监管,执行不力。”秦庆武说,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一种“分段管理为主”的模式,导致食品安全管理出现条块分割、沟通不畅。由于这些部门管理体制不同,人、财、物的主管部门各有其主,因此,“机构云集”增加了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难度。“多个部门监管一方面的事务往往需要政府协调,提高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秦庆武表示,多头监管,不仅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力,更造成了问责不明确的弊病。
对此,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室主任卢少军表示认同。“监管主体设置不科学,多头分段管理造成职责不清。”卢少军介绍说,食品安全管理涉及的职能部门有药监、农业、质监、卫生、工商等多个部门,但就具体实践情况看,基本上各管各段,如果协调不好,就会出现有利益抢着管、没利益不想管。“在监管过程中,容易出现管理上的失位或者越位。各部门互相推诿,形成监管盲区。”“食品安全问题是‘九龙治水’,这在经济学上存在着‘搭便车’的尴尬。破除这种职权交叉的体制势在必行。”秦庆武表示,“食品行业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监管力量分散,必须通过对监管制度的整合,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既要避免出现监管空白,提高监管效率,节约监管资源,又要防止出现职能交叉,相互掣肘,更好地发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效能。”
另外,与会专家也认为,目前我国的法律对于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较轻,起不到“杀鸡儆猴”的效果。“现在我们是‘拔鸡毛给猴子看’,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这使得许多企业存在侥幸心理。”秦庆武说。卢少军也表示,“假一罚十”的惩罚力度不够,形不成对食品制假造假者的威慑力。“食品安全法应该通过惩罚性的赔偿,来增加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者的成本,以经济杠杆促使生产者由经济人向道德人转变。具体而言,可以提高赔偿的额度和处罚的力度。”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