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升级升温,实施的重点专项治理越来越显见成效,全国人民无不拍手称快、叫好。
2月17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2010年针对禁限用高毒农药治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产加工和进出口食品、农村食品市场、食品企业诚信建设、学校、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一次性塑料餐盒、生猪屠宰共8项群众较为关注的食品安全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了重点专项治理,并取得重要进展。(2月17日新华网)
禁限用高毒农药治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产加工和进出口食品、农村食品市场、食品企业诚信建设、学校、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一次性塑料餐盒、生猪屠宰8项食品安全重点专项治理,基本涵盖了人们每天需要的进食,吃的第一关口作为民生大事来掌控,具体而生动地表明各级政府守护食品安全的坚强决心和信念,如此之大、之强。
但由于食品安全的生产和消费,具有战线长,涉及面广,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等特点,使得一些不法人员常常钻空子,为了赚钱竟然不顾社会良知,干起掺杂使假、鱼目混珠、超标添加化学成分、兜售过期食品和劣质食品等害人的勾当。
据了解,许多小食品的防腐剂、添加剂严重超标,其合格率连30%都不到。那些贴着名标签的所谓矿泉水、饮料等,其质量也很糟糕,合格率很低。至于乳制品的质量,更是令人担心。
中国网2月17日报道,销声匿迹数年后,内地再现“皮革奶”的踪影,内地疑有不良商人竟将皮革废料的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再将产生出来的粉状物掺入奶粉中,企图提高奶类的蛋白质含量蒙混过关。
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于内地乳业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国家农业部近日就发现“皮革奶”死灰复燃。而内地最早于2005年揭发山东奸商在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引发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重视,曾经大力整顿。到2009年3月,浙江省金华市晨园乳业,又被查出制造“皮革奶”。
乳制品问题突出,按下葫芦瓢起来,说明食品安全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不够坚强有力。而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更是差距很大。问题的要害在于商人的赚钱属性放在了第一位,只要能赚钱,他们都可以不择手段,至于危害人们生命的后果怎样,却不管不顾了。
从中央和地方的一些部门监管情况看,也有不得力的现象。以“皮革奶”死灰复燃为例,就足以看到这一点。为什么死灰复燃?不用多解释,检查、检验、打击不力,是其主要的症结所在。很多不合格的食品,往往都是在监管者眼皮底下溜掉的。如果采取万无一失的态度和严格排查的办法,食品安全问题会能有效解决,而不至于留有隐患,使其问题反弹。
中国网络电视台2月17日发布消息说,“皮革奶”已被列入农业部监测的黑名单。前不久农业部下发了“2011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2011年和2010年相比,这次监管计划更具体,要求也更严格。续三聚氰胺成为严打对象之后,现在有些不法企业和奶站把目光锁定在了“皮革水解蛋白”上。农业部切实加强监管,对“皮革奶”当头一棒,想必会有理想之效显现出来。
当然,不仅是“皮革奶”,其他一切与人们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密切相关的东西,都必须严格、严密、严肃地实行监管,从原料,到加工,到销售,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地加以监管。发现问题,就让他上黑名单,甚至取缔。
食品安全必须重拳出击,而且要分秒必争,不能等待。尤其是不能等着问题出来了,再施以重拳。人命关天,食品安全无小事,绝对不可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