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白大褂的冯楠娴熟地切下一小块黄瓜、放入容器进行匀浆打碎、放在天平上,重量刚刚好20克,随后进行的工作就是静置分层、取清液、旋蒸……两个多小时后,结果出来了:农药残留在标准之内,黄瓜是安全的!
这是发生在国内首个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内的一幕。这间按照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的工作需要,由北京奥运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倾力打造的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将24小时备战奥运,奥运期间将开入奥运场馆及周边进行巡查,对供奥食品进行快速监测处理。奥运会期间,该移动实验室还承担部分食品安全监控任务,如遇突发事件,将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对食品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
实验室里什么样
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单从外观来看,这就是一辆普普通通的12米长的大客车,只是客车外喷上了蓝色的“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的字样。车厢里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摆放了各种精密仪器、试管、量杯……
细细看来,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划分为三个功能区。自驾驶室至车尾依次为:驾驶区、中心实验室区和生物安全功能区。在中心实验室区和生物安全功能区之间还设有缓冲区分隔。
在移动实验室的前部就是一个操作系统,上面密密麻麻地分布了一些开关。“可以说这儿就是移动实验室的灵魂,一切都在这里掌控”。
站在自己工作的移动实验室内,检测员冯楠特别自豪:“在移动车辆上安装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这在国际上都是首次!”具体说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以用来检测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和色素等;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则可以用来检测农药残留等。
电动支腿保稳定
实验讲究的是精确。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为减少实验时由于人员走动、各个应用系统自身振动等对实验精度的影响,实验室内特别安装了电动支腿,以保证驻车状态稳定;另外还有针对性地设置仪器缓冲减震系统。
移动实验室真的是什么都不缺:在生物安全室和中心实验室内各装有独立的供排气、空调系统,另外上下水系统也安装到位,在实验室内就可以提供实验用水。三套供电系统在现场有无电源的情况下都可开展分析测试工作,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车载发电机和车载UPS供电。
移动实验室并不是“孤兵作战”,通讯和信息化系统可对移动实验室实施远程监控和适时指导,无线网络则可以使检测数据采集、计算、分析、传输和报告打印自动完成。
链接
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把关项目
微生物检测项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
转基因检测项目——抗除草剂等。
农药残留检测项目——有机磷、有机氯、菊酯等。
兽药残留检测项目——兽药残留、抗生素等。
常规检测项目——亚硝酸盐、吊白块等。
检测致病菌只需两三个小时
食品安全在奥运会上历来重要,北京市奥运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主任路勇介绍,运用先进的基因技术,一些致病菌的检测普通实验室需要三五天才能出结果,在移动实验室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即可得到初步结果。
移动实验室的检测项目一点儿不比固定实验室少,工作人员可以对食品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化学性危害,微生物、生物毒素等生物性危害以及化学性、放射性的毒物进行分析。实验室还针对可能会故意投放在食品中的20余种毒物和其他40余种有害物质,开发了便携式快速检测箱,以便执法人员现场毒物甄别和应急处置能力。
“到时候我们宁愿闲着”
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内的检测员更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目前车上有4名人员,分为两组。
检测员冯楠原来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奥运志愿者。“没想到比志愿者还更接近奥运。”冯楠显得特别地兴奋,到奥运会召开期间,她将和这台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一起驻扎在奥运村,并将在周边进行巡查。
“我们到时候将不仅仅是食品检测员,还将代表中国的形象。”冯楠意识到届时肯定有不少住在奥运村内的外国朋友关注这个实验室,她早已经开始了专业英语的学习——诸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单词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还将面对一旦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检测员肖辉对此认识深刻:“一旦有食品安全事件,我们的移动实验室就会立刻赶过去,这样就不用等样品送过来了,从而减少了抽样的时间,也防止样品发生变化,导致不准确的实验结果出来。”肖辉别看是个小伙子,心思特别细,他说,“其实到时候希望什么事也没有,我们宁愿闲着。”
这样一台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在奥运会后将投入日常食品安全的监管。有关人士介绍,将来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移动实验室将随机而动,为市民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记者 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