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求是》主办的《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发布《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该报告内容显示,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膨化及油炸食品是最不放心的食品种类,而吃到病死牲畜肉则是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最不放心的食品种类前十
●调查时间:2010年12月
●调查人:《小康》杂志社、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调查范围:全国(东、中、西部分布别:36.7%、31.3%、32.0%)
●有效问卷:1010份
数据 近七成人“没有安全感”
一半受访者认为应加强管理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打击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2010年12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调查。调查显示,一半(50.9%)受访者认为“需加强管理”。
基于对目前食品安全形势的判断,有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超过半数(52.3%)的受访者心理状态是“比较不安”,另有15.6%的人表示“特别没有安全感”。
膨化及油炸食品最不放心
本次调查显示,在列出的蔬菜、水果、水产品、食用植物油、桶装饮用水等24类食品中,中国消费者最不放心的食品种类是膨化及油炸食品。
在注水肉、转基因食品、食物过期变质等13类目前大家非常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中,病死牲畜肉、果蔬中农药残留超标、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如三聚氰胺、孔雀石绿),以及非食用油(如地沟油、泔水油、垃圾肉油)流入餐桌,则被选为最令中国消费者担心的五大食品安全问题。
超六成人对转基因食品没安全感
值得注意的还有中国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本次调查显示,超六成人(62.8%)对转基因食品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近两成人(19.7%)表示“特别没有安全感”。
2010年4月,《小康》杂志社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受访者承认,对于什么是转基因不甚了解;但有接近2/3的人倾向于购买非转基因食品。
原因 监管不到位惩罚不力
生产者追逐利益 丧失道德底线
本次调查显示,对于食物为什么不安全,受访者投票选出了企业和生产个人丧失了道德底线等三大主因。
尽管政府对食品监管十分重视,但“政府监管不力”还是每逢提及食品安全问题,老百姓都会抱怨的一点。本次调查中,只有20.5%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力度“很大”或“比较大”,与之相比,则有45.2%的人认为“力度不够”或“没啥力度”。
中国硬件没问题 主要是软件落后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仕春表示,最近几年,我们在监管硬件方面的进步是很快的,我们并不比国际水平落后多少,应该说现在世界上大概还没有一种化学污染物或者添加剂在其他国家能够检测出而中国检测不出来。但我们落后的是软件,包括人的能力和一些管理方面的“游戏规则”。
中国消费者动辄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感到紧张,这与政府公信力差不无关联。在漂白蘑菇事件中,公众几乎是一边倒地相信小学生,而不相信工商局。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中心主任何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说:“以前类似这样的事件中,有关部门的做法不是先找原因,而是先掩盖事实。例如三聚氰胺事件,一直说安全、安全,让大家放心喝,结果出现问题的企业一连串。如果我参与这个调查,我也相信那个小学生。 ”
解决 寄希望于农民合作社
“有机”食品只能保障少数人
现在,有一部分人开始购买“绿色”、“有机”食品。本次调查中,有超过半数(54.7%)的受访者表示“有时”会去购买“绿色”、“有机”食品,“经常”购买的比例则为16.2%。受访者中,四成以上(42%)对“绿色”、“有机”食品的安全性持“信任”态度。
不过,专家们明确表示,有机食品绝对不是目前解决中国人食品安全问题的途径,哪怕是之一。“有机食品的价钱是非有机食品的几倍,即便在发达国家,有机食品也是少数人吃的。我们现在有13亿人,食品安全都要保障,不能说只保障某一部分人,有钱的人,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专家说。
成立合作社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
专家们十分强调控制好源头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农药残留怎么不超标,很简单,按照国家规定来使用。但在中国有2亿多农户、农业组织化程度还很低下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就很不简单。
专家们寄希望于农民自己成立合作社,或者有中介组织把农民管起来。他们表示,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已经有类似的组织,并且发展得都比较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推广到全国。
《法制晚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