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生”牌二级压榨花生油仍在销售 50吨问题花生榨油流入市场
佛山三水西南油厂“穗生”牌二级压榨花生油被检测出黄曲霉素超标50%,至今仍未召回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油厂生产的食用油 在接受质监部门例行抽检时,检测报告显示黄曲霉毒素 含量超过国家标准50%,为不合格产品。但是从抽检之日至勒令停工整改的50多天内,涉事产品几乎全流向市场,主要是三水及周边城市,至今仍未召回。本月23日下午,三水区食品安全 委员会(以下简称食安委)表态,将于24日对区内食用油市场进行联合专项检查,责令厂方召回不合格产品。
黄曲霉毒超标,产品仍然在售!
22日晚,羊城晚报记者接到内部知情人士报料称,三水西南油厂早前被质监部门查出“穗生”牌食用油黄曲霉毒素超标,厂子被勒令停工整改,但是不合格产品已经流入市场,厂方并未召回。据报料人称,不合格食用油仍在销售,会危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这是一起典型的食品安全事故。
23日上午,记者前往三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核实。该局副局长蔡耀芬并未否认西南油厂产品不合格这一情况,但他表示,该局并无权限发布食品安全事故,需要向三水区食安委了解情况。据蔡耀芬介绍,该局每季度都会对西南油厂进行至少一次抽查。他告诉记者,黄曲霉毒素的最高国家标准是20μk/kg,如果超过这个含量,会对食用者的肠胃造成损害,长期食用则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记者在三水城区走访了多家超市、粮油店,发现均有“穗生”牌花生油在售。据季华货仓服务员称,没见有人来收回该品牌的油。而在三水国营粮油超市,记者发现,卖的都是西南油厂的“穗生”牌食用油。据一名女工作人员说,前不久,确实油厂的人来收回一批油,但她拒绝提供具体日期及收回的数量。
原料花生掺假,厂家并未发现?
23日12时许,在三水火车站旁的西南油厂,记者看见厂区内空无一人,车间大门上锁,油厂主管生产的杨副厂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目前该厂已经停工,已向质监部门 提交整改报告,正在等待处理决定。他告诉记者,自从收到质监部门的检测报告后,该厂被勒令停工。
据杨副厂长介绍,10月12日及15日,三水质监部门先后对该厂进行两次抽检。第一批抽检全部合格,黄曲霉毒素 含量不到5μk/kg,第二批抽检的产品却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随后,厂方在自查自纠时发现,问题出在一安徽籍私人供应商供应的花生中掺杂了发霉长芽的不合格花生。该供应商和西南油厂存在长期合作关系,这一次共送来50吨花生。出事后,厂方在剩下的十多大袋100斤装花生中,发现每袋掺杂有3至5斤不等已经发霉长芽的不合格花生。杨副厂长说,入厂检验以及工人生产的时候都未发现这一问题。“那是不是有问题的花生都已经压榨装罐并流向市面,而厂方并不知道这个数量有多少呢?”记者问道,杨副厂长并未否认这一说法。杨副厂长表示,事后该厂共从市场上回收了十几箱食用油 ,并将剩下的原料花生以及同一批次不合格产品全部销毁。但是对于销毁的具体数量,杨副厂长并不愿意透露。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该油厂年产食用油逾500吨,在三水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产品也销往周边的高明、四会、南海等地。“厂方在没有收到检测报告之前,不可能不卖油,所以这一批卖出去的不合格食用油远远多于回收的十几箱!”
食品监管困境:事后才能补救?
23日下午,据三水食安委负责人罗志敏 介绍,今年1月至11月质监部门对西南油厂的产品抽检共13个批次,其中12个批次的检验结果都合格。不合格批次为10月14日生产批次的1.6L装“穗生”牌二级压榨花生油,当时厂方共生产了288瓶。三水区质监局于10月15日对其做了抽检,直到11月22日,三水质监局获悉检测报告证实黄曲霉毒素超标50%,达到31.3μk/kg。随后,三水质监部门又花费十多天时间通过第三方进行复检。12月8日,确定油厂产品不合格,三水质监部门立即勒令该厂停工整改,并封存了生产设备。
罗志敏也表示,目前食品监管这一块,面临的困境就是事后才能补救。对于企业无证据证明合格的该批原料所生产的食用油 ,罗志敏认为存在不合格产品已流入市场销售的可能性。他告诉记者,目前三水食安委正在联系厂家确定流入市场的不合格产品数量。
罗志敏明确此次事故处理将责成该油厂召回不合格产品,至于下一步处罚,“根据法规,生产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金额不超1万元,处2000元至5万元罚款;金额超出2万元的,处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
此外,罗志敏还透露,24日上午10时,三水食安委将组织质监、工商及市场安监三部门,对区内生产、流通及餐饮环节的食用油开展联合专项检查行动,“主要以‘穗生’为主!” 羊城晚报 记者黄义摄影报道(发自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