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有关面粉增白剂的存废纷争最近有了新的进展。有媒体报道,最近在一次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冯平透露,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已经审查同意注销过氧化苯甲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粉增白剂。
冯平委员在接受中国之声专访时,也证实了全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确实做出了上述决定。尽管正式叫停面粉增白剂尚需时日,但是从技术层面上已经说明,在面粉生产过程中,面粉增白剂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其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引入面风增白剂开始,有关其存废的争议就一直不断,就连曾经亲手将增白剂引入国内的中国粮食协会副会长王瑞元,竟然还发出“如果不禁增白剂,我死不瞑目”的呼声。可是于此同时,反对禁止的声音同样不绝于耳。那么反对面粉增白剂的理由是什么?力挺增白剂又是什么原因?马上连线中央台记者杨钧天。
主持人:面粉增白剂是80年代引入国内的,这么长时间,围绕增白剂到底有哪些争议?
记者:对于在面粉中是否该添加过氧化苯甲酰,一直存在争论,“主禁派”认为,过氧化苯甲酰会破坏面粉的营养结构,过量使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这里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时任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局长的王瑞元亲手将俗称“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引入国内,但王瑞元却站了出来明确表示,禁止增白剂,这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增白剂的过度添加有害健康,而且还为一些企业提供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机会。
当然反对者叫停增白剂的人也有自己的道理,那就是,根据实验,过氧化苯甲酰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范围内,不会引起面粉食用安全问题。另外对于企业来说,增白剂的作用并不只是在于上色。举一个例子,新磨的面粉黏性大,缺乏弹性和韧性,做出的面点会出现皮色暗、容易塌陷收缩还有组织不均匀的现象,但这些现象在面粉储藏一段时间就会改善,也就是后熟。可是后熟时间需要3到4周,加入增白剂的话,面粉在几天内就可以完成后熟,那么商家使用增白剂就不仅是简单地为了馒头增白需要。
主持人:那么,主禁派和反对禁止的一派都提供了哪些依据呢?
记者: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即“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这意味着,对添加剂的规范从无害转变到了“必要”,即以前是无害就可以添加,现在是有必要才能添加。无论增白剂对人体是否有影响,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来办事。
至于反对禁止的一派,他们的已经是来自实验,过氧化苯甲酰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范围内,不会引起面粉食用安全问题,如果没有安全问题,就不应该从国家添加剂名录中注销。而且他们还提出美国并没有禁用增白剂。
主持人:现在面粉增白剂的纷争还是一个个案,那么就你了解,国内的其他食品添加剂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大的争议呢?
记者:当然不是,我们可以说只要是添加剂,就必然会吸引公众关注,因为这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知道目前获批的食品添加剂,大多都是使用历史悠久,其中不少也许当初被认为是安全的,但随着科技发展,会逐渐暴露隐藏的风险,所以说上了食品添加剂安全名单的也不是就高枕无忧。现在许多国外淘汰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内仍然被获准使用,象胭脂红、日落黄等人工合成色素在国外被发现具有致病甚至致癌的可能,因此遭到多国禁用,但目前在国内还是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使用。
还有就是企业成本的考虑,同为防腐剂,山梨酸的毒性要比苯甲酸要低,但由于,苯甲酸价格低廉,因此许多国内企业为降低成本普遍使用苯甲酸,但是这些现在并不象面粉增白剂一样受到关注。
所以我想这次围绕面粉增白剂的是是非非,能够最终成为规范食品添加剂市场的催化剂,仅仅是面粉增白剂完全退出市场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