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现榨果蔬汁标准拟出台 放添加剂吊销餐馆许可证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0年08月06日    关注度:     【字体:

  国家药监局日前公布《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这份只有4页的意见稿分量在于尝试在《食品安全法》框架下,向餐馆中形形色色不实的“现榨”玉米汁、橙汁等开炮,以后餐馆在饮料中放添加剂装作现榨最重可被吊销许可证。

  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

  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看点

  采用浓浆、浓缩汁、果蔬粉调配而成的饮料,不得声称为现榨饮料

  现榨果蔬汁可适量添加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饮用水等

  因工艺需要,现榨杂粮饮品可适量添加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饮用水、食用糖等

  现榨饮料果蔬必须新鲜,无腐烂,无霉变,无虫蛀,无破损等

  杂粮及其制品必须无霉变、无虫蛀、无腐败变质、无杂质等

  现榨饮料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回收的食品作原料

  现榨饮料应存放于加盖的容器中,加工后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记者昨日在市场上发现,“玉米香精”、“甜橙味”等调味剂是可以流通的,被别有用心的人士在餐桌上起用已是“潜规则”。

  记者首先暗访白云区一家香精商户,打听其拳头产品“玉米香精”的行情。老板说,他出售的香精有甜玉米、爆玉米两种,分别能模拟出甜甜的玉米香和浓烈的爆米花香味,包装规格是一个纸箱有4盒,每盒5公斤。

  添加香精扮“现榨”

  “它们是没色的,不会喝完舌头变黄。”老板向记者保证,很多饮料厂也是他们的客户,一订就是几十公斤。在用量上,一般稀释到低至1/1000~2/1000也能香气扑鼻。

  他强调:“现榨的量就那么一点点,这款产品一滴两滴就可以了。”据其介绍,餐馆更喜欢采购是像奶精一类的玉米味、甜橙味、混入植脂末的调味剂,因用量更容易把握,售价每公斤低至60~70元,在罗冲围东旺市场就能轻易买到。

  那么玉米汁的浓稠又怎么捣弄出来呢?这位老板提示,可以加入另一种添加剂黄原胶。记者翻查资料显示,它是各种天然增稠剂中黏性最高而且稳定,如果和别的粉末原料按1:10或更低的比例拌和,就能形成均匀的黏性溶液。

  不准加浓缩汁添加剂

  针对餐饮业现榨饮料这种混乱状况,国家药监局挥出重拳,计划出台专门的管理规章。据意见稿,餐饮服务提供者制作、销售现榨饮料,都要遵守这一办法。按照定义,现榨饮料是指以新鲜水果、蔬菜及谷类、豆类等杂粮为原料,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条件下,现场制作的供消费者直接饮用的非定型包装饮品。

  本报发现,意见稿最有震慑力的是明文规定,采用浓浆、浓缩汁、果蔬粉调配而成的饮料,不得声称为现榨饮料,也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回收的食品作原料。

  如果违反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按《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进行查处,该法规定将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0000元的,并处2000元以上5000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0000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消费指引

  特别甜特别浓得当心

  对于药监局的新规,中山大学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表示欢迎。他对本报说,从营养角度看,现榨的水果原汁含量高,而调配的是几乎没有营养,还会增加人体解毒负担。

  此外,蒋卓勤指餐饮业自行冒充现榨,还存在安全问题。“食用香精要在符合法规的要求后方可使用,有一个量的范围。超市果汁有管理部门抽查,餐馆放多少量无法控制,而且消费者都是一次性喝完,很难取证。”

  一般消费者怎么分辨呢?蒋卓勤说,虽然难度较大,但是调配的和现榨的在口感和颜色上有差别。“如果特别甜和酸,颜色很重、特别浓稠的就要当心了。”此外,取一点倒在卫生纸上,观察到有一层色素的,也是被做了手脚的“果汁”。

  相关链接:

  "鲜榨果汁"≠"鲜果汁" 现榨果蔬汁标准拟出台

  昨日,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获悉,《餐饮行业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在公开征求意见。新规拟规定,采用浓浆、浓缩汁、果蔬粉调配而成的饮料,不得称为现榨饮料,超过两小时将不得销售。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不少所谓的“鲜果汁”其实是用调味粉等勾兑而成,有的甚至不含新鲜水果。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新疆一餐馆叫卖野生刺猬 称吃十只可治胃癌
下一篇文章:山东7家食品企业“准生证”遭注销 青岛占4家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