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跟踪“问题花椒”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8月03日    关注度: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执法人员查看“问题花椒”。 本报记者 姜锋摄

点击浏览下一页

执法人员正在交易场一家干杂店搜寻“问题花椒”。本报记者 姜锋摄

  【前情提要】南宁市场的“问题花椒”,多来自玉林银丰中药港中药批发市场,当地批发商对掺了杂质的花椒,似乎早已习以为常。掺假过程中,商家把杂质的形状加工得酷似花椒颗粒,再用色素染红,足以乱真。据称,“问题花椒”来自原产地陕西韩城。记者取样100克“问题花椒”作试验,发现杂质竟超七成。

  本报南宁讯 (记者姜锋 实习生周如雨 李昭 王睿)8月2日上午,《百克“问题花椒”杂质超七成》(详见本报8月2日8版)见报后,南宁市工商局交易场工商所3名执法人员调查了报道中涉及的干杂店,暂扣了50多公斤“问题花椒”。令人纳闷的是,执法人员刚走,干杂店又开始销售“问题花椒”。

  暂扣50多公斤“问题花椒”

  当天上午11时多,记者来到南宁市交易场一楼粮油区陈明干杂连锁店,只见台面上摆着两种质量较好的花椒,而“问题花椒”摆在台面下方销售,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记者准备离开,发现3名穿制服的人正坐在一楼一家茶具店内休息。记者询问得知,他们是南宁市工商局交易场工商所的执法人员,正在调查“问题花椒”。

  随后,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陈明干杂连锁店,他们要求老板梁某配合调查。店里的女子一摆手,示意花椒都摆在台面上。执法人员料到店员留有一手,于是搜查台面下方,当场搜出一袋“问题花椒”,并进行暂扣。

  执法人员说,当日上午看了南国早报的相关报道后,他们立即到南京路调查干杂店,并暂扣54.25公斤“问题花椒”。

  梁某称,他5月13日在南京路5号永顺干杂批发部要了10公斤“问题花椒”,16元1公斤,目前仅卖出1公斤。零售时,他叫价40元1公斤,经讨价还价,每公斤一般卖到24元至30元之间。

  执法人员介绍,今年5月13日,曾有消费者举报称永顺干杂批发部出售“问题花椒”,他们当时扣了75公斤,并立案调查,至今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

  餐饮店青睐“问题花椒”

  谁爱买“问题花椒”?梁某称,消费者买的花椒如果自己吃,不差那几个钱,肯定选好的;如果是饭店、酒楼等餐饮场所调味供消费者食用,采购员肯定花低价买质量次的花椒。

  据业内人士透露,如果“问题花椒”整颗放入菜中调味,较为坚硬的圆形杂质很难变成碎末,因此吃饭时一旦咬中,肯定牙碜,因此,餐饮场所使用花椒时,除了菜种有特殊要求外,多加工成碎末再用。当“问题花椒”中的杂质被加工成碎末后,消费者用餐基本吃不出牙碜的感觉。

  一家干杂店老板称,某酒楼的采购员常向他要“问题花椒”,然后开高价单,酒楼按月结算后,他再把差价退给该采购员。这一现象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问题花椒”屡禁不止

  当日中午,记者来到南京路,发现一些干杂店仍然在销售“问题花椒”。一干杂店女店员称,执法人员刚刚来查过,还暂扣了不少花椒。不过,他们还有32元/公斤的“问题花椒”出售。

  记者:“工商已经暂扣了花椒,你为何还有卖?”

  女子:“他们只扣了一部分,其他我们都藏起来了。”

  记者:“检查刚过,你还敢继续卖?”

  女子:“工商都是穿制服执法的,他们还没到店里,我们就知道了。就算发现了要处罚,也该罚供货商。”

  工商人员介绍,交易场所有销售食品的店铺都要建立台账,食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源头。如果相关部门管好食品的生产源头,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麻烦,“干杂店老板都把‘问题花椒’藏在暗处,我们查起来非常困难”。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农业部将严查整治“瘦肉精”等食品添加
下一篇文章:“黑作坊”餐具多流向中小餐馆 卫生部拟出台新规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