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七个部委管一双筷子 全国将设回收点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10年06月24日    关注度:     【字体:
  根据商务部相关人士的介绍,国内每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达400亿双。6月22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和税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餐饮与饭店业开展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强一次性筷子生产、流通和回收环节监管,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此次下发通知,基于时下节能减排的客观形势,而被诟病多时的一次性筷子,其使用有望得到规范。

  每年400亿双筷子成垃圾

  《通知》要求,商务、发展改革部门要建立一次性筷子回收利用机制,在城市的消费集中区设立回收点,实现资源再利用。环保部门要加强配合,切实推动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相关工作。

  但是一次性筷子在国内的回收,几近停滞不前。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钱小瑜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每年一次性筷子产量为一百多万标准箱,其中木头的一次性筷子是接近50%。这些筷子几乎全部未能回收。”

  钱小瑜说,“我们国家出口的筷子,大多到了日本,他们将自己的木材不做砍伐,筷子进口之后,建立起了良好的回收机制,他们规定一次性筷子的回收率要达到97%。”

  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尚有35%的人不知道一次性筷子如何回收,在无节制的一次性筷子使用过程中,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森林覆盖面积1.34亿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13.92%,而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5%。

  “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回收系统,我们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多都进了垃圾箱。”钱小瑜说。

  关键在消费环节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逐步规范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和流通,以安全卫生的可循环使用筷子替代一次性筷子。中国饭店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明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消费者不予接受一次性筷子,就能得到禁止。”

  《通知》要求,固定经营场所的餐饮企业,要主动提供干净卫生、安全可靠的可循环使用筷子。必须提供一次性筷子的非固定经营场所以及外卖、送餐企业,要尽量使用一次性竹筷,对筷子卫生质量严格把关,并切实做好回收利用。

  张明厚称,“我们要求餐饮企业积极响应这个通知,我们行业协会要倡导企业自律。现在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更多是中小餐饮企业和饭店,一般高档的餐饮企业基本上都能使用可循环的筷子。”

  在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上,曝光了“卫生筷子不卫生”的现状,一次性筷子生产企业用工业硫磺、石蜡、焦亚硫酸钠将筷子熏蒸,其后用工业双氧水充当筷子“漂白剂”,长期化学残留物质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

  限制上马新项目

  早在2007年,国家质检局就出台了一次性筷子强制性国家标准,在生产技术和卫生指标上均做了规定,可是具体到小作坊式的筷子生产企业身上,根本不予执行。

  钱小瑜认为,“如果国家出台硬性规定,要求餐馆不能使用一次性筷子,这才能达到减少、或者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效果。”

  《通知》要求,鼓励使用一次性筷子较多的中小型餐饮企业,尽快配套可重复使用筷子的清洗、消毒、保管设施,确保其达到安全卫生标准,为消费者减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创造良好条件。

  《通知》要求发展改革、林业部门要合理调整、不断优化林产品产业结构,限制新上一次性木筷生产企业,规范现有企业的一次性木筷生产,完善一次性木筷标准。

  质检部门要加强对一次性筷子生产企业的监管。税务部门要进一步研究调整税费政策,为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提供政策支持。

  《通知》强调,对提供可重复使用筷子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企业,要责令整改;对不符合质量、卫生要求的一次性筷子,要依法责令退市。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食品安全光靠钱买不到
下一篇文章:南方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超433亿元 局部物价上涨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