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因使用劣质餐盒(毒餐盒),东来顺加盟企业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北京金源丽餐饮有限公司(东来顺金源饭庄)和老边饺子馆同时被海淀法院一审判赔并处10倍罚金。虽然对于东来顺的加盟商“东来顺金源饭庄”的判罚只有区区50元钱,但这足以让东来顺品牌蒙羞。尽管随后东来顺集团可以对使用劣质餐盒的东来顺金源店进行连带处罚,但是,这一事件给北京餐饮界,尤其是“老字号”带来的名誉损失恐怕是难以简单用一个罚字解脱的。
一次性用品是现今全社会使用范围最广的消费品,在中国一次性用品的消耗量更是位居世界首位。来自中国烹饪协会的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各种一次性餐饮具,如杯、盘、盒、碗等的年产能达到500多亿只,其中90%以上为塑料餐盒。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应量,相信不合格的一次性餐饮用品的使用者绝不仅仅是东来顺和老边饺子。说句实话,这两家企业只是众多使用者中的一分子,也是因为撞到了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的“枪口”上,自然成了媒体和互联网的“靶子”。
不久前有业内人士披露“我国一次性餐盒合格率不到一半”的报告数据,虽未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证实,但在社会上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再联系到这件被称为全国首例食品包装质量安全消费维权案例,不难看出,食品包装安全,特别是一次性餐盒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也是非常严重的,“毒餐盒”绝不亚于前几年的“超薄塑料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毒餐盒”装载的是直接入口的食品。
尽管有消费者在接受调查时指责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和餐具生产企业唯利是图;有消费者表示以后尽量不使用这类产品;还有消费者对这个结论持怀疑态度。但是,得到公认的是:一次性餐盒产品原料的无标准化才是导致“毒餐盒”难以禁止的罪魁祸首。
虽然有一些餐饮企业把价格杠杆作为判断一次性餐具是否合格的依据,但是大部分企业和消费者表示,如果不借鉴科学仪器检测,仅凭人眼根本无法鉴别原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这次老字号餐饮企业都在小小的餐盒面前折戟,很大成分也是因为遇到了像凯发这样的专业机构,否则很难判定谁能够胜诉。
要想从根本上去杜绝“毒餐盒”,只有从生产原料和工艺上加以规范,惟有从源头做好监管,提高一次性餐具的合格率和安全性,才能真正杜绝“毒餐盒”的流通。绝不能以罚代管,以惩罚餐饮企业作为防范“毒餐盒”的惟一途径。不能像“限塑令”那样,简单地颁布一道“谁使用、谁付费”的法令。一味地效仿“限塑令”的做法,未必能解决一次性餐具的卫生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