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蔗源不足制糖转炼糖 珠三角糖业艰难变身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5月23日    关注度:     【字体:
   因为无蔗可榨而关门的绝非只是平沙糖厂,十年前整个珠三角有21家制糖厂,如今仅剩斗门乾务糖厂在独撑大局,另外江门地区尚有两家小糖厂也在艰难维持着这一珠三角传统行业。

  广东省糖业协会理事长刘汉德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珠三角榨糖企业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珠三角传统的制糖基地将“力争转型为炼糖基地”。

  蔗源不足

  珠三角仅余三家制糖厂

  目前珠三角地区仍保持开榨的最大规模糖厂是斗门的乾务糖厂,另外两家糖厂均在江门地区,一家是台山海晏华侨农场糖厂,另一家则是恩平鳌峰糖厂,其他糖厂或停产或变成以原糖为原料进行炼糖加工。

  乾务糖厂总经理黎伟力介绍说,刚刚结束的这个榨季,榨甘蔗不到12万吨,而该厂满负荷生产一个榨季可加工甘蔗20万吨。下榨季日子更不好过,估计仅有8万吨甘蔗可榨。

  江门糖厂同样面临蔗源不足的困境。江门曾是珠三角主要的产蔗区,甘蔗年产量最高达200多万吨,供应周边20多间榨糖厂。如今恩平甘蔗尚不能满足本地一家糖厂的需求。“今年开榨不到3个月,只榨了约4万吨甘蔗。”恩平鳌峰糖厂何厂长说。

  六年后或难吃珠三角蔗糖

  甘蔗种植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土地减少;传统的甘蔗种植附加值较低。

  为提高农户的积极性,糖厂与他们签订收购保底价,“现在签的明年保底价是330元/吨,若糖价涨了,甘蔗收购价格还得涨,糖价跌了我不能低于保底价,现在是求着他们种。”黎伟力说。“除了蔗源不足让人犯愁,蔗糖的销路倒是不用愁。”黎伟力说。

  “按目前的情形,珠三角榨糖企业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糖协副理事长、广东省糖协理事长刘汉德说,而这一点,黎伟力也丝毫不含糊,“我们都计划好了,估计还撑六年”。

  资金链断

  曾成功转型的顺德糖厂告别糖业

  糖厂停制蔗糖后,少数糖厂引进炼糖设备,试图从制糖向炼糖变身,珠三角先后有6家糖厂在停止制糖后改为以进口原糖和国家储备糖为原料加工炼制白砂糖,如东糖集团、顺德糖厂、中山糖厂、广州华侨糖厂等,年加工原糖能力约230万吨,珠三角成为全国最主要的炼糖基地。

  顺德糖厂是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糖厂,也是珠三角最早实现制糖向炼糖变身的糖厂。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该厂就引入炼糖生产线,开始甘蔗制糖和加工炼制进口原糖两条腿走路。上世纪90年代初该厂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翻炼原糖的成功弥补了甘蔗产量锐减带来的损失。

  环保问题是停业导火索

  但是,曾经风光的顺德糖厂也逃脱不了告别糖业的命运。该厂老职工罗先生和60多名工友近日正式与东家解除合同,领到一笔“遣散费”。

  前年顺德糖厂里的三支高耸烟囱中,60米和80米高的2支烟囱,经环保部门的排污验收组全票通过决定永久关停。

  罗先生告诉记者,2008年,虽然企业还是接到可观的炼糖订单,但是老板为了扩大经营在外面投资的项目,抽走了大量的资金,让炼糖的资金链出现断层,不得不放弃订单;从那一年起,风风光光的炼糖厂开始停产。

  糖业也要参与国际竞争

  业界声音

  “随着珠三角甘蔗的锐减,广东的制糖基地开始移向湛江;全国的制糖基地移向广西、云南。”刘汉德表示:“珠三角传统的制糖基地力争成功转型为炼糖基地。”

  刘汉德介绍,目前珠三角炼糖能力近200万吨/年,但近年来每年加工量不足20万吨,设备利用率仅10%。不少炼糖企业多年没有加工原糖,设备残旧,技术骨干流失严重。

  目前的问题是,大多炼糖厂仅靠国内进口糖的加工,近几年国内糖缺口不大,进口原糖加工量有限;多数炼糖企业“等米下锅”,没有参加国际糖业大循环。因此,珠三角糖业必须发展外向型糖业经济,参与国际糖业贸易,使设备利用率常年达到70%。利用国际原糖、白糖期货进行对冲,寻找原糖常年加工的利润空间。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今年月饼预计涨价三成 成本瘦身 原料配料齐涨
下一篇文章:持续高菜价催生“菜奴”一族 网晒买便宜菜高招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