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主产区原料奶大幅降价 潜在倒奶风险仍在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更新时间:2008年06月17日    关注度:     【字体:
上月开始,国内原料奶价格停住了上涨脚步,出现快速下降,平均降幅在20%左右。业内人士分析,本次降价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导致,原奶主产区进入产奶旺季,而纯奶消费却进入传统淡季;不过,我国奶业仍存在潜在风险,如果原奶价格持续大幅下滑,或者乳企抱团拒收、或压低原奶价格,奶农杀牛倒奶的情况将难以避免。

   
 原料奶大幅降价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信息,进入5月份,新疆、宁夏原料奶价格出现下跌,这是自从去年10月“奶八条”颁布以来,原料奶价格持续上涨后首次出现下调。其中,新疆原料奶价格从3.6元/公斤下降到2.7元/公斤;宁夏目前的原料奶价格从3.5元/公斤降到2.3元/公斤。

    原料奶出现下跌不仅仅是在新疆、宁夏主产区,据悉,北方10省区5月份原奶收购价出现一轮暴跌行情,目前,北方省区原奶收购价格基本维持在每吨2600-2800元,而该区域一季度的原奶收购价一般在3400元/吨。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原料奶降价最主要原因是牛奶生产淡、旺季常规性的价格调整,在物产丰富的夏季,原奶收购价格一般略低于冬季。

    而奶制品生产企业也一改数月前的涨价潮,趁着原料奶旺季打出了纯牛奶促销牌。

    记者在京城各超市中看到,各种品牌的纯牛奶纷纷推出促销活动,有降价促销的、有加赠牛奶的。某超市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是纯牛奶销售淡季,按照习惯,一般会在淡季时推出促销活动。

    东方艾格高级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表示,北方牛奶产区相继进入产奶旺季,而人们对牛奶的消费却进入相对淡季。供应增加、消费减少,使得原本坚挺的原料奶价格大幅下降,也为乳品企业竞相促销提供了降价空间。

    不过,陈连芳指出,季节因素之外,乳制品企业也要对价格下滑负一定“责任”,国内乳业市场竞争激烈,为抢占市场份额,国内乳企大打价格战,为保证利润,乳企便会将成本转嫁给奶农,在原料奶旺季时这种情况会更明显。

    据悉,今年2月份时新疆地区便出现了知名乳品企业签约“抱团”降低鲜奶收购价格的情况,导致奶农利益受损。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近日公布旺季原料奶参考收购价格,脂肪3.1%、蛋白2.95%的原料奶,参考价格为2.7元/公斤,各地可上下浮动10%。

    潜在倒奶风险仍在

    当前,国际上发生了大规模的奶农“罢卖”事件。因为对原奶收购价格不满,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的部分奶农对奶制品生产商进行了联合抵制,奶农们将原奶倾倒或用作饲料,而不运输给乳品厂。

    我国原料奶大幅下降的情况也引起了一些人士的担心,业内人士分析,本次国内原料奶降价主要是季节性供过于求所致,目前属于正常的市场波动,但是,目前来看,中国奶农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如果原料奶价格持续大幅下降,或者乳企继续拒收或者压低原奶价格,奶农杀牛倒奶的情况在我国也会出现。

    东方证券任美江、林静指出,根据农业部的价格形成专项报告,奶农、奶站、乳企、超市分别“瓜分”从养殖到消费整个产业链利润总额的33%、6%、8%和53%。最大的一块蛋糕实际上被流通环节的商家所赚取。奶农在产业链中处于极度弱势地位,原奶收购价格、质量标准完全由企业掌控。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企业抢奶源、标准也适当放宽,奶农可以得到好处;但行情不好时,压级压价现象比较普遍,奶农养牛处于亏损状态。

    他们认为,随着二季度产奶高峰的来临,原奶收购价已经出现回调,但部分乳企联合压价的痼疾可能迫使奶农再次宰杀奶牛,最终遭受损失的不仅是奶农,更是乳企自己。

    另外,国家发改委6月4日公布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民族证券研究员赵大晖表示,该产业政策的实施将促进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减少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提高原料生产率,促进奶源基地建设,提高技术进步水平,逐渐培建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乳品企业。不过,他也指出,因为政策实施效应会滞后表现,预计未来6个月之内,乳制品行业整体很难走出低谷。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5月住宿餐饮市场增两成 灾区同比下降影响不大
下一篇文章:北京消协宾馆“12点结账”有损消费者权益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