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蒜价是市场通胀的“温度计”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5月10日    关注度:     【字体:
   一个大蒜1元多,超市标价卖到了19元每公斤,河南大蒜身价短期内暴涨100倍。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分析认为,不排除有游资利用前期干旱和低温题材炒作一些品种价格。((5月9日大河报)

    如果说,原本想为自己增值的国内和国外游资不炒理论上更有“炒作”意义的其他商品,反而乐于炒大蒜,只能说明金融、股市或其他领域“储存”和吸纳游资的功能在弱化。从长远来看,未必是好事,也是当前经济运营风险性加大的一个警示或警钟。

    另一个角度。游资乐于炒大蒜却为什么不炒大额度和高价值的家电、家用轿车?这依然能暴露出眼下市场调节领域的软肋。家电或家用轿车事实上无法真正“炒起来”,根本在于其非垄断性。而炒大蒜却完全不同,别看大蒜销售市场表面上是开放的、竞争的,但实际上却是“垄断的”。我国仅山东金乡县一县,其生产和种植的大蒜就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四分之一强。可以肯定的是,金乡一“咳嗽”,全国大蒜市场就要“打喷嚏”。一旦游资把持了终端生产市场,就如扼住了蒜价的“咽喉”,这不是实际上的“垄断”又是什么?

    实质性的“垄断性质”的存在,恰恰暴露出大蒜或其他农产品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薄弱。“病毒”总是最先攻击薄弱环节,而大蒜恰恰是市场领域中的最宜“发病”和“最宜受攻击”的薄弱之处。想通了这些,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家电市场总是稳中有降,而大蒜或其他类蔬菜、辣椒等农产品总是像“打摆子”那样,时高时低令人无法捉摸。

    事实也正如此。据广州市菜篮子价格信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约62.3%的蔬菜出现不同程度涨价,部分涨幅在100%以上。众多农产品收购商证实,游资利用信息陷阱、集体喊涨等手段炒作大蒜等农产品,成为这一轮涨价潮的幕后推手。蒜价如何,已无可置疑地成为了市场健康状况、通胀预期和评估经济风险的“温度计”。对这样一个反映最敏感、最真实的“温度计”,有关方面不妨将其作为搞好经济调控和防范市场风险的参照系。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追踪报道 不光扰民,食品卫生也难以得到保证 八大湖非法早
下一篇文章:业内分析称游资炒作成农产品涨价幕后推手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