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今年的端午因了法定假日的设定,显得比往年具有了节日气氛,同时也让许多人更想探究它的渊源。
“端午节的标志是什么?”“端午节怎么过?”对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吃粽子。”
在许多人的认识中,中国的节日仅仅就是吃,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不可否认,“吃”文化是我们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除了“吃”,传统节日还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因为吃粽子,大家都记住了这是一个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未免过分片面地强调特定地方的纪念性内容,夸大地利用其政治性目的。结果,在相当长的年月里,使几代人不了解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逐渐失去了美好的传统文化记忆,从整体上冲淡并损害了一个全民共享的祝福祝寿、企盼吉祥的美好节日。对于像端午节这样的多民族全民节日,应当恢复它2000多年来的防灾祛病、祈求健康长寿的本来含义,抢救并保护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日,我们要把端午节这一富有诗意的日子,装点成一个绚丽多彩的节日,让我们已经有些淡去的端午情怀开出更加健康、灿烂的文化生命之花。
端午面目之一:辟邪祈福祛病禳灾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还有一个卫生防疫的内容,农历五月,过去被人称为“恶月”,这是因为进入五月后,天气渐热,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即“邪气盛”,早在两千年前的先秦时代,祛病禳灾便成了每个家庭的重要活动内容。“祛病禳灾”,用现代话说就是“卫生防疫”,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插艾草,佩香囊,千家共驱瘴
夏至前后病菌肆虐
大家应该注意到,五月初五这天,一些地区又将此节日冠名为“沐兰节、地腊节、娃娃节、女儿节”等,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古人通过长期对生产生活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发现,端午节不仅仅是如24个节气那样蕴涵着对动植物生长周期的时空判断,还蕴涵着人与天地自然的一系列的作用关系在其中。比如,不同时节,太阳月亮相对于大地的位置及其作用。
古人认为,冬至时,太阳从南向北偏转,白昼开始在冬至的基础上转长,但是,大地则因为冷冻而接近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所以,每年春节前的日子,叫做“腊月”,就是冷到了极端的意思。这里的“腊”作“极端”和“老”讲,就是冬天即将结束和春天即将来临前的日子的意思。
同理,端午节也叫做“地腊节”,这意思是说,冬至以后,地热上升,万物生长,到夏至前,是土地中各种生物的生长接近高峰的时期。其中,当然也包括那些对人有危害作用的各种病菌和蠹虫,它们也开始从大地中的各个角落处冒出。端午节期间,既是人们忙于栽种农作物时期,即“芒种”时期,也同时是对付各种病菌蠹虫从大地中冒出来肆虐人们的时期。由此可见,在上古时期,中国的端午节,其实又主要是一个个人和集体进行卫生和养生的重要节日。
节日期间百草为药
由于妇女和儿童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生理特点,他(她)们很容易受到大地中的各种病菌和蠹虫的侵害,所以,端午节又是主要对妇女儿童进行规范卫生和养生的重要时期,长此以往,端午节就成为了中国民间的“女儿节”和“娃娃节”。
在民间,一直有“端午节期间,百草为药”的说法,许多家庭要在家庭内外挂菖蒲、香艾、大蒜,还要将这些有消毒作用的草药大蒜戴在孩子身上,妇女儿童身上挂的这种既美丽又有药用作用的饰物最多,所以,端午节又是孩子和妇女打扮得最美丽的日子。
同时,端午节期间,医家和商家还用各种有驱除蠹虫和病菌作用的芬芳草药、名贵中药等配置成很好看的“香囊”、香扇,到市场上叫卖,孩子和妇女是这些物品的最直接受益者。过去,端午节日子的前后,这种配置有名贵中草药的“香囊”和“香扇”,是很时髦的物品,又有消毒卫生和醒脑清神的养生卫生功能,又是很受妇女儿童喜爱的装饰品!许多小孩子和女孩子,要将这样的“香囊”在自己身上戴很久!
五月五到六月六的花绳儿
那挂在树上系着馒头的花绳儿,究竟被黑老鸹叼走没有?
这萦绕整个童年的问题,至今没有答案。
花绳儿又叫五色绳儿,在当地人的口中只是叫做“花绳儿”。这些花花绿绿的细绳子,有的戴在手腕上,有的戴在脚腕上,有的戴在脖颈里,还有的孩子,贴身戴在肚皮上。男孩子一般在手腕上戴两三圈,而有的女孩儿为了好看,戴得满满一手腕也是有的。农村的孩子喜欢在田地里玩儿,而花绳儿的作用,就是为了驱除草丛里的蛇、蚰蜒、蜈蚣等毒虫。
记忆中,小小的自己,最喜欢站在姥姥身旁,看着老人把一根根的细线,搓成一条条漂亮的花绳儿。而那个搓绳用的拔线陀,在空中滴溜溜地转,年幼的自己痴迷其中,目不转睛地看着……每年的端午,姥姥总要搓上一些花绳儿,给膝下的一堆孙子、孙女戴上。这样的花绳儿,陪伴保佑着我们这些孙辈的孩子,度过了天真的童年。而我的花绳儿,一直戴到高中时代;如果那年的端午没有赶上节假日,姥姥就会等到星期天,我回来后再给我。
在我们那里,花绳儿一般是在五月初五戴在身上,直到六月初六才解下来。六月初六,当地人要蒸“猪羊”,也就是蒸猪和羊形状的馒头。把身上所有的花绳儿,接成一条长长的细绳,再在两端都系上“猪羊”,然后用力往柳树上抛。小时候的我,总是闭着眼睛高高地往树上一扔,接着就听见“啪”的一声,花绳儿、馒头又统统掉在了地上。待挂在树上掉不下来之后,自己就开始期盼,黑老鸹会什么时候飞来,把我的花绳儿衔走。总是在那棵树下,呆呆地看着捆着馒头的花绳儿,在树枝上一荡一荡、一荡一荡……李清伟(晋东南)
【专家解读】我省民俗专家说端午
三晋都市报:端午节到底具有哪些文化内涵呢?
王玉奎:民俗、农业、爱国三条主线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端午最初源于驱邪避蚊,随着夏天的到来,在黄土高原上,各种疾病蔓延、滋生、活跃起来,老百姓就要想办法对付,开始用艾叶、戴荷包、吃粽子。夏天是一年耕种最繁忙的季节,当人们下地干完活吃个粽子,感觉凉凉的,别提多舒服啦,可谓劳苦大众的防暑食品,它还被人称作中国最早的“快餐食品”。
三晋都市报:具体说一下端午节防灾避邪的民俗有哪些?
王玉奎:因为古人认为五月初五是“恶月恶日”,要喝雄黄酒、挂香包、门插艾草、身上戴艾草等等,都来源于此。就山西来说,在晋南一带,仍有人到河边采艾草,太原郊区也有。这种带有味道的草可驱蚊虫,也可用来治蝎蜂蜇伤。另外,小孩子要用雄黄酒擦洗身体,防蚊虫叮咬。所以说,此民俗在百姓实际生活中是有好处的,并非迷信,若从文化内涵角度讲,这就是驱邪免灾。王玉奎:民俗专家、原山西省民协副主席本报记者李尚鸿
端午面目之二:强民爱国龙舟竞渡
重五草头汤,疤瘰洗精光。重五吃麦麦,字眼学起快。重五吃大蒜,读书做高官。
自古以来,端午节的习俗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吃粽子”和“赛龙舟”,由于影响很大的“纪念屈原”的民间传说,为端午节增添了强大的文化内涵。
屈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士大夫文人,端午节跟现代社会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爱国主义,像郭沫若创作过的《屈原》就加深了这个影响。纪念屈原体现了一种文化选择,闻一多考证了端午节的来源,但他不反对在端午节这天纪念他的爱国先驱同乡,非常赞同保持有关传说。
包粽子,赛龙舟,万户祈安康
纪念屈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前往湖南汨罗市屈子祠凭吊、缅怀的人们排成了长龙,络绎不绝。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的屈子祠,沐浴着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依偎在滔滔不息的汨罗江上,闪耀着一个爱国诗人的伟大灵魂。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皇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龙舟竞渡
五月初五,夏天在望,讲究以水克火,其习俗多跟水有关。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祠中,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禳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门上粘贴剪纸公鸡
我的家乡在晋北,每年从四月底人们就开始为端午节精心地做着准备。这时春耕刚告一段落,人们可以坐下来歇息一段时间,母亲就找出公鸡的剪纸样,剪刀在折叠的红纸上来回穿梭,十来分钟后,一只昂首挺立的公鸡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五月初一早上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母亲就起来在每个门上粘贴剪纸公鸡,在门旁插上艾叶,并在门楣贴上用彩纸折成的符,我们要去上早自习的时候,发现院子里已变成了彩色的世界。
端午前两天,奶奶就开始包粽子,我坐在一旁仔细地观摩。炕上放着粽叶、糯米和红枣,奶奶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先在底部放一颗红枣,防止糯米漏出来,然后再往粽叶里放糯米,中间再加两三颗红枣,最后把顶部抹平,用粽叶裹成三角状,再用绳子扎好,上笼一蒸,就可以闻到从笼屉里飘出的那种甜丝丝的味道。这几年奶奶身体欠佳,就不再亲自包粽子了,街上卖的粽子虽然种类繁多,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奶奶的布艺在村里很有名,她会用花布缝制出形态各异的公鸡,还有那种中间镂空的“八宝疙蛋”,只有听话的孩子才能得到她的奖赏,我至今还珍藏着许多奶奶赠予的手工艺品。奶奶也曾手把手教过我们,可惜母亲和妹妹们都没有把这么精巧的工艺传承下去,实为遗憾。邓贵军(晋北)
【专家解读】
粽子之根在山西
“粽子源头应在山西,距今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我省民俗专家王玉奎先生告诉记者。
按一般传统的说法,大多人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源于春秋时楚国大夫屈原的纪念活动。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要悠久的多。
粽子并非源自祭屈原之死,粽子是早于粥、饭出现的古老食品,在炊具没有被发明之前,已经有了粽子,山西古称“角黍”。
黍米是包粽子最古老的材料,据专家考证,黍米是五谷之首,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的晋陕一带,而晋南大地也是广泛流传后稷传说的一带,后稷被奉为五谷神,教会了人们农耕。
山西人包粽子,就是用黍子去皮后的黄米作瓤,这个传统已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村舍还能找到。
因此,称山西是“角黍”的故乡,一点都不为过。
王玉奎还说,在寒食节纪念介子推吃粽子,要比端午节食粽的历史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所以说,粽子真正的根在山西!
山西不仅赋予了粽子的骨肉,更赋予了它无尚的内涵,到山西吃粽子,那叫一个正宗啊!本报记者李尚鸿
端午面目之三:亲情团聚天伦之乐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和其他中国民俗节日一样,端午节具有增进亲情友情,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比如斗百草,白居易有诗:“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反映了斗草游戏的喜庆气氛,回娘家等,端午又称“女儿节”,包括把小闺女打扮漂亮和已嫁之女回娘家吃粽子。突出反映了传统节日的一个共同指向。即亲情团聚和天伦之乐,送扇子,夏季来临,互赠扇子互相祝愿,如此等等。可以看出端午节的风俗不胜枚举,当然这些习俗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增加和变化着,很多端午之初的风俗也在逐渐地淡化和退出。
斗百草,逛城墙,人人心欢畅
斗百草游戏
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及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斗百草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群婴斗草图》,即生动地描摹了斗百草游戏。
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百草,被称为“武斗”。王建《宫词》,吟咏斗百草游戏的情状:“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斗百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便有记载。
其他娱乐活动
端午有射箭之戏,《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气。”至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
打马球,也是端午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蹬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
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此外,北京还有游天坛风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日避毒也。过午后,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段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上海还有钟馗赛会,由一男子饰成钟馗,手挥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跟随全副仪仗,穿行街市,以作驱祟。另外端午期间还有马戏、抢鸭活动。
互送绿豆糕
在江南,端午节还有亲朋之间互送绿豆糕和密层糕的风俗。那天晚辈给老人送节,老人给儿孙买吃食,大半都有这两样,因为它们都是清热解毒、保肝益肾的夏季佳品。各地的绿豆糕做法多样。吃起来油润、细腻、香甜、爽口,是消暑佳品。密层糕好像只在皖南,是用糯米粉做原料,加入白糖、豆沙、蜂蜜、饴糖,在模具压实撒上芝麻入蒸屉蒸。食之香甜,粘腻,别有一番风味.一般老人与孩童爱吃。
端午节里的礼物和“郊游”
年年都过端午节,可现在过端午节简单多了,只是吃吃粽子而已,比起小时候没意思多了。回想起小时候,那时的端午节吃、玩、游样样有,而且还有外婆用五彩丝线做的漂亮“首饰”可以戴,太幸福了。
我的家乡是晋中市和顺县,和全国各地一样,吃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端午节前三四天,外婆就开始忙乎了。洗好黏小米和江米泡上,买来粽叶和芦苇条洗好泡着,还要煮一锅大红豆和红枣作为粽子的辅料。外婆包粽子的时候,我总在旁边守着,想学习怎么包,可最终也没学会。只是每次煮好粽子了,就第一个尝鲜。我最爱吃外婆包的黏小米夹大红豆的粽子,那味道现在回味起来都“甜蜜”,可是已经有十多年没吃到了,现在买的粽子都是江米夹蜜枣。
除了吃粽子,家乡过端午节家家都要上山采艾草。这个任务每年都由父亲来完成。在端午节前一天,一大早就上山采来艾草,然后在每间房子的门楣角都挂上,大门的门楣上要挂得多点。听大人们说,那是辟邪纳福的。端午节对于家乡的小孩,还有特别的“礼物”。小时候,外婆会在每年的端午节前给我做好多的小“首饰”。有用五彩布条缝制的香包,有用纸叠好、用五色线缠出来的菱形体挂饰,还要用红色和黄色线缠起来戴在手腕和脚腕。小朋友们在端午节前都会把自己的“宝贝”带在身上,有时在一起还比一比,看谁的最漂亮。
家乡的县城有一座山名叫云龙山,山上郁郁葱葱都是大松树。等到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一大早就结伴而行,带着自家准备好的食物上山去过节。有粽子、有凉粉、有各种菜肴,还有饮料酒水。端午节那天,母亲总是比家里其他人起床早,一个人在厨房准备好多丰盛的菜肴。然后,等全家人都洗漱完了,一家子人相跟着上山,一路说说笑笑不亦乐乎。路上碰到亲朋好友,大家就相伴而行。上了山,找一块儿平地,铺块餐布,野餐就开始了。在山上,还有许多小商贩,有卖食品的,还有卖各种孩子们喜欢的玩具。过端午节,也像“赶集”似的热闹。张荣妹(晋中)
【风俗一览】
逛庙会
端午节在一些地方还形成庙会。寿阳县历史上有九大社团,举办阳坡庙会,讲究颇多,规模盛大;繁峙县五月初五传统是在玄帝庙上唱戏。
逛城墙
我省雁北地区的阳高县,在端午节有逛城墙的风俗习惯,当地称为“窜城墙”。历史上,店铺作坊各行各业在端午节照例放假半天,学堂师生全部休息。就连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姑娘、小媳妇,在端阳节也要浓艳地打扮一番,自由自在地到街上逛上半天。这一日,周长九里的城墙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分外热闹。真可谓“男女老少齐登高,佳节观景乐陶陶”。转完城墙,照例要到城下的各寺庙祈祷一番。今天,则更多地是为了观赏风景名胜与文物古迹了。送时
中原地区端阳节到来之际,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节前或节日里要给男方送草帽、雨伞、扇子、凉席等物以备防热防雨,故端阳节又称做“送时节”。
游百病
贵州地区端午风俗。端阳节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带上食品到外面游玩一天,并在山间田野采集野花香草,晚上带回用水煮后洗澡。当地人称此举为游百病或洗百病,并认为这样做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
端午面目之四:文化遗产精神家园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当我们重拾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被商品狂潮淹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必胜客,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却不知道年画。糖人,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端午节的放假表明我们国家的文化自觉和对民俗的尊重及保护。也为端午文化的传承和光大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但仅有放假还是不够的。
抢端午,争遗产,传承费思量
之争——韩国端午胜过中国端午?
端午节源于中国,它是一个民俗的节日也是一个民族的节日,2005年韩国的“端午江陵祭”被联合国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曾引起国人哗然。
简单地说就是“彼端午非此端午”。韩国的端午“不吃粽子,不赛龙舟,也不纪念屈原”,不同于中国的端午节,它的出现可以算是东亚“汉字文化圈”一种特有的有趣的文化现象。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本身是一种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祀地方的保护神和英雄等,还有一些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直到1926年,因为其时间是从每年的阴历四月十五持续到五月初七,与中国的端午节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中国很少有如此规模群众性的祭祀活动。
端午节不仅在中国广泛流传,而且随着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陆续传播到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等地。日本的端午很多习俗如吃粽子、喝菖蒲酒、沐菖蒲浴等均和我们一样。而韩国则发展为以“山神祭”为核心的节日。“江陵端午祭”至今还生机勃勃地传承着,根本原因在于它所传递的文化精神依然扎根于现代民众的心里。那些传统的祭祀仪式、风物游艺,依然是他们当下生活的一部分,精神和信仰的一部分,彼此朝夕相处,须臾不离。正是民众的自觉参与,推动着传统自然地传承与衍变,生生不息。
之忧——粽子唱“独角戏”?
令人担忧的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剧烈的社会转型,让传统文化陷入了逐渐失落和呼唤回归的双重齿轮中。端午节等全国性民俗节日文化遗产在大都市已经遭到了较大的损害,有的被人为淡化,有的被扭曲变形。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失去了应有的热情。
走进大大小小的商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粽子在提示着人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很多人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但有关端午节的其他风俗,知之甚少。作家冯骥才表示,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节日是吃点好东西,穿些好衣裳。
而每逢传统节日,精明的商家会挖空心思做文章。端午节,商家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抢金夺银”的机会。于是,动辄上百一只的粽子被生产出来,摆上商场、超市最显眼的位置。
正是因为人们将一些传统节日推向市场,民俗变成了卖点。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很多文明在某些方面中断了。
当我们重拾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被商品狂潮淹没。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必胜客、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年画、糖人、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
之思——全民参与充实端午内涵
节日民俗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屈原的传说很完美地把古代五月份的民俗结合了起来,现在国家将端午节规定为法定假日以后,就应该充实其节日的内涵。怎么过端午节,有两个资源可以利用。首先看古人怎么过端午节,把有意思的东西复活,这些内容在古籍里有记载。另外就是考察传统民俗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把他们的做法跟当代社会融合到一块。
我们可以每年都去发掘端午节的内涵,慢慢积累,最后建成一个比较好的端午节。像韩国的端午祭,当初也衰落得很厉害,后来一些学者进行发掘,弄得影响很大。日韩两国都是全民参与过端午节,作为端午节的起源地,中国更可以全民参与。除了吃粽子、划龙舟,知识分子和老百姓应当一起努力,借鉴传统因素创造出一些适合现代生活的过节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端午节作为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有利于建立和强化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和文明是需要代代相传的,前辈不说,后辈就不会了解,如果连前辈都稀里糊涂,再谈传承和发展就成了一种奢求。”冯骥才说。
【专家解读】
保护好我们的节日
每个节日都有它固定的文化符号,像春节的饺子、中秋的月饼,这就是它们绵延千年不断的因素。民俗专家杨进升在他去年参加和顺县七夕节文化研讨会时,谈到这一“中国情人节”为何没能坚强地挺到现在,为何无法抵挡西方情人节的劲风,“因为人家有巧克力、玫瑰花,文化符号非常明显”。
于是,这就带给我们一个启示。
三晋都市报:端午节是怎样传承、延续下来的呢?
王玉奎:最早是中原百姓自己纪念介子推的,那时还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直到屈原投江后,介子推“让位”于屈原,端午节才从民间的朦胧状态跳出来,得到了广泛认可,从此扩大至华夏民族,共有28个民族在过这个节日。到了汉代,端午节上升到一定高度,转变成了一个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节日。此次四川大地震,就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了凝聚力与爱国的重要性。这,便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力量!
三晋都市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端午节呢?
杨进升:我认为,还是要在粽子上做文章,同时举办一些健身活动,使其文化内涵更丰富。另外,端午节有给小孩子戴“艾虎”、佩戴香包的习俗,我们完全可以好好利用山西的布艺手工艺,内装中药材及香料,既具装饰性又防病,逐渐还能形成一种文化符号、标记。
三晋都市报:那怎样才能让年轻人更好地传承这一传统节日文化?
王玉奎:我们应该从三方面去做,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体、商业运作、民众活动共同举起传承大旗,让中青年人意识到这是国家的国宝,一步步推动其保护与发展。
杨进升,民俗专家、山西省民协顾问
王玉奎,民俗专家、原山西省民协副主席 本报记者李尚鸿(来源:三晋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