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祝松 发自北京 4月8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快餐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10中国现代快餐产业大会暨首届全国大众化餐饮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副司长王德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边振甲、食品安全监管司司长徐景和出席并发表了主题讲演。徐景和司长表示,近来,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加强、加速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这些来自政府高层声音标志着食品安全治理进入了新的时期。徐景和强调,在餐饮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对食品安全应负首责,没有餐饮企业的首要担当责任,所有的其他外部监管都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形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众多利好因素的催动下,大众化餐饮已经从原来的躯壳中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已经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为国民经济与百姓生活默默贡献。当前,我国大众化餐饮的版图怎样,发展趋势如何?海外大众化餐饮的发展对国内企业将有哪些借鉴和启示?科技创新在大众化餐饮领域又将有哪些应用等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都在首届全国大众化餐饮论坛上揭开。论坛不仅指出了大众化餐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更提出了我们目前需要深刻思考、认真实践的问题:大众化餐饮正在逐渐走向快餐化,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如何使大众化餐饮达到标准化、工业化和产业化,将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植入到大众化餐饮产业的发展中来,让大众化餐饮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更加健康、更加迅速,这将是我国餐饮人大力求索的方向。 近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不断变革。快餐业顺应这一日新月异的新形势,飞跃式地成长和壮大,中式快餐也在不失时机地向世界展示着五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独有风范,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举行,一个个餐饮文化的舞台,一次次大比对、大融合,中国餐饮文化的优良传统与世界先进的餐饮文化相结合,造就了快餐业态前所未有的异彩纷呈和经营品质的提升。 在快餐产业大会上,代表们围绕“新经济、新发展、新未来”的主题,探讨内需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下,中国现代快餐产业如何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等当今形势下思维创新、品牌战略、产业升级、食品安全与品质、环保低碳和科技应用的热点话题,分享交流,携手共创2010年中国快餐行业的新征途。 大会期间,中国烹饪协会首次发布了“中国快餐50强”和由公众网上评选的30个“2010我最喜爱的快餐品牌”,进一步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快餐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快餐专业委员会组织进行的《2009年中国快餐企业情况调查统计》,大会首次发布《2009年度中国快餐50强报告》。50强企业2009年营业额均在亿元以上,有90%实现了跨省、跨市连锁经营发展。报告通过对2009年度中国快餐50强企业的分析,在揭示中国快餐产业的发展走势的同时,为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在中国烹饪协会快餐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有国内109家知名快餐企业参与的“2010我最喜爱的快餐品牌”投票活动,日前通过维络城网站展开。在历时半个月的活动期间,参与投票的公众超过10万人次,最终评选出了30个“2010年度公众最喜爱的快餐品牌”。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快餐专委会主任苏秋成表示,作为新经济产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低碳、健康、环保、节能和绿色依然是我们行业遵循的目标。我们要积极加强纵向与横向的餐饮协作,鼓励资本运作,推进快餐业集约化生产,加快我国快餐企业集团化、规模化步伐。要不断提高快餐工业化水平,研制先进生产线,实现中式菜点成品和半成品工业化生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快餐,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餐企业集团。 与会代表认为,当前我国大众化餐饮市场和快餐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快餐市场的进一步拓展,符合中央扩大内需的方针,同时也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建筑装潢业、制造业、教育培训业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等更深地融入我国快餐企业。大会邀请政府主管领导、餐饮资深专家、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解析,为与会者及时提供了经营决策资讯,对于企业把握未来经营方向、防范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此次会议嘉宾层次高、会议内容实用性强、参与企业面广,为国内快餐和大众化餐饮业内人士充分交流沟通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