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揭秘兰州地沟油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4月02日    关注度:     【字体:

 每日甘肃—法治频道消息“国人年吃地沟油300万吨”、“地沟油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不久前中国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一语惊起千层浪,将沉寂多年的地沟油问题再次推至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下,地沟油问题凸显,直接涉及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它被再度放大,无疑又一次触动了整合社会的神经。

  近日,为了一探地沟油收购、加工、销售的整个环节,记者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暗访调查,深入探究这个潜伏于世人眼皮底下的神秘行业的众生相,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黑村落”里的加工厂

  为了找到这些隐藏很深的加工地沟油的黑作坊,3月25日至28日期间,记者在兰州市餐馆密集的街道蹲点,跟踪泔水车。经过连续几天的蹲点、跟踪,记者发现这些泔水车满载泔水后大都开往兰州市周边的郊区和农村。

  3月29日晚11时30分左右,一辆装满泔水桶的蓝色农用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随后记者驾车一路追踪这辆泔水车至兰州市城关区焦家湾一垃圾回收站时,发现这里早已聚集了四五辆泔水车。在这些泔水车停顿的片刻时间内,记者通过巧妙伪装搭上了其中一辆泔水车,一路与拉泔水的司机交谈后得知,这些泔水都是拉往榆中县和平镇的。

  3月30日早晨,根据之前得到的线索,记者来到榆中县和平镇,经过询问当地农户,找到了分布在和平镇几个村子的数家提炼地沟油的黑作坊。在深入探访后,记者发现这些黑作坊原来都是一些小规模的私人养猪场,养猪户在用泔水中垃圾食料养猪的同时,将分离出的泔水提炼成地沟油后装桶卖给“油贩子”。

  在当天的暗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和平镇张家河、柳沟河一带像这样提炼地沟油的养猪户就有四五家。在寻访中,记者也观察到,这些黑作坊选址都非常隐蔽,为掩人耳目位置或设于当地偏远村庄中,或者干脆设在山中。

  经过多日的暗访调查,记者了解到,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一带也有很多养猪户从城区大量收购泔水,然后提炼地沟油。3月31日下午,记者驾车一路探寻到盐场堡石门沟,刚进村口,一股刺鼻的恶臭味便扑面而来。随后,记者沿村口砂石路一路深入村中后观察到,大大小小数十家养猪场沿一条贯穿全村的臭水沟两侧毗邻而建,几乎占据了大半个村的面积。

  为深入探访这些黑作坊,记者假扮“菜贩子”与当地菜农近距离接触后了解到,这些养猪户都是外地人,养猪的场地都是村里的地,一亩地农户按每年4000到5000元左右的价格出租给他们。当地一位菜农告诉记者:“平时他们很少和这些养猪户打交道,只知道这些人经常晚上驾着三轮农用车从城区餐馆酒店中大量拉餐厨垃圾回村,然后将泔水和剩饭菜分离,剩饭菜用来喂猪,泔水则用来提炼地沟油。”

  在当天的暗访中,记者观察到,面积不大的石门沟村,有各种规模不等的养猪厂20家左右,这些厂房表面上看起来是养猪的,其实是一边用泔水养猪,一边加工提炼地沟油的黑作坊。记者发现,这些养猪户家家场院中搭建着炼油锅台,摆放着装油的油桶。因为干的是非法勾当,平日里养猪户们都非常谨慎,白天用铁锅为猪和饲料,晚上就改为提炼地沟油,而且他们家家院中养狗,有的一家就圈养三四条狼狗。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人提炼地沟油基本采用高温加热分离油水的土办法,通过添加化学原料、添水、加热等工序后,再将浮油盛出装桶。

  高利润养肥“游击队”

  连日来,记者通过暗访调查了解到,个体黑户手中的地沟油价格几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通常是随机要价,由于投入成本低,他们出售提炼出的地沟油利润非常可观。3月30日,记者假扮“油贩子”,在榆中县张家河与一黑作坊老板交谈中得知,目前他手上地沟油460元每桶左右出售,而且暂时货不多,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同日,在榆中县柳河沟西村,一位泔水养猪户出售的地沟油价格为520每桶。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提炼地沟油的养猪户,他们生产地沟油的能力有限,每月平均能够炼出的油也就五六桶,但是利润却非常可观。据了解,兰州市场上目前一桶地沟油的价格为500元左右,泔水养猪户卖五六桶地沟油每月通常能从中获利上千元。

  另外,相对于这些泔水养猪户来说,专门回收泔水加工地沟油的个体户,其通过出售地沟油获利更多。据业内人士透露,根据他们的调查,兰州市目前有专门提炼加工地沟油的黑加工点3家,其中规模最小的一家月产地沟油能达到40桶至50桶左右,最大的一家月产量高达150桶。这些个体户加工的地沟油每桶售价也在500元左右,同样是低成本投资,每月平均向酒店、餐馆付2000至3000元的费用,就可以拉回大量的泔水提炼地沟油,每月出售100桶地沟油可从中获取纯利润上万元。而兰州目前唯独一家的正规企业甘肃瑞祥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三厂合并后每月产量仅有200桶左右,规模大产量却低。

  3月31日下午,记者根据业内人士提供的线索,来到位于兰州水保站的一家黑加工点,遗憾的是这家黑加工点设备早已转移,只剩下废旧的厂房。随后,当地一位农户告诉记者,就在半个月前这家加工点还在加工地沟油。连日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兰州市的几家黑加工点长期处于游击作战的状态,经常是半个月就换一次加工点,导致执法部门监管困难。

  “游击队”挤垮“正规军”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从酒店、餐馆拉出来的餐厨垃圾(泔水)主要流向两种回收加工渠道:一是流向了经政府部门批准,拥有合法收购加工地沟油相关资质证照的正规厂家,俗称“正规军”;另外就是流入了无任何资质非法收购加工地沟油的黑加工点,其中包括:兰州市郊的众多泔水养猪户的黑作坊和个体户的黑加工点。

  据了解,目前兰州市只有一家正规的地沟油收购加工的厂家——甘肃瑞祥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该厂2009年6月由早期的三家地沟油加工厂合并而成,建厂时总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因为是环保企业,建厂至今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游击队”的广泛存在,其大量抢占市场资源和扰乱行业秩序的行为,使该厂长期处于生存艰难的尴尬境地,经营举步维艰。

  3月31日该厂负责人严董事长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兰州市城区酒店、餐馆每天最少能产生300吨的餐厨垃圾,如果按照10%的出油量来计算,一天就能产出30吨的废弃油(主要指地沟油),这就意味着兰州市每年有超过1万吨的废弃油在市场上流动,而他们三家合并的厂平均每天的收油量仅为五六吨左右,最多时也只有8吨而已,一年也就60到70吨左右。兰州市目前有正规的餐饮企业5000到6000千家左右,其中有80%的餐饮企业同他们签订了收油合同,然而即便是这样,兰州市场上最终能进入正规企业的废弃油只有不到20%,其他80%甚至85%的废弃油基本上都流入到个体户和泔水养猪户的手上。

  严董事长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目前企业收购废弃油要向酒店、餐馆付费,作为正规企业他们要考虑成本问题,例如设备投资、职工工资、经营管理等相关费用的投入。所以,他们收购酒店一桶废弃油一般最多只能出到100元,而个体户和养猪户基本不用计成本,出价通常在100至200元之间。因而,虽然他们与80%的酒店签订了合同,但受利益驱使,一些酒店还是将大部分废弃油卖给了个体户和养猪户。经常在西关什字一带用农用三轮车拉泔水的梁师傅就告诉记者,现在没有报酬,餐馆通常不会同意白白拉走他们的泔水或在下水道中掏地沟油。当然,餐馆如果收了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定点回收企业上门。

  地沟油背后的高利润

  据了解,所谓的“地沟油”实际是一个泛指概念,确切称呼应为废弃油脂,具体包含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将酒店、餐馆中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有关专家分析,垃圾油是质量极差、极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过菜油”之一的炸货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则是砒霜的100倍。

  记者采访正规厂家后了解到,正规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法是通过分拣、油水分离、粉碎、生物发酵等工序,在终端环节产出饲料配料和生物柴油的原料,达到餐厨垃圾循环回收再利用的目的。正规厂家对地沟油进行深加工,所生产出的产品如:环氧大豆油、脂肪酸甲酯、饲料油、脂肪酸、酸化油基本上用于工业领域。但目前的情况是,市场上大量的废弃油并未回到正规厂家,而是流向了黑加工点。而这些黑加工点受加工技术的限制,一般都是通过粗糙的办法将地沟油提炼加工出来后便出售了。

  据了解,目前兰州市尚未地沟油深加工的厂家,正规厂家加工好的地沟油主要集中出售给一些外省正规的深加工厂家,经过加工后成为工业原料。这些黑加工点加工的地沟油,绝大部分也销往山东、河北等省份。但据业内人士透露,从这些黑加工户手中收购地沟油的外省“油贩子”,究竟将回收的地沟油用于何处就很难追查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肯定是被深加工成劣质食用油返回了餐桌。

  日前,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地沟油之所以大量进入餐馆、酒店,主要是因为其价格远低于正规食用油。据了解,目前兰州市场上正规色拉油4.5元每斤,菜子油4.8元每斤,胡麻油8元每斤,而地沟油的价格仅为每斤2至3元左右。很多黑心餐馆、酒店就是受利益驱使才大量使用地沟油,尤其是一些火锅店、路边大排档、小吃摊、早餐店为节约成本基本上用的都是地沟油。

  近日,记者就通过暗访得知,兰州市西关什字综合市场中多家小火锅每天使用的火锅油都是便宜的地沟油。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地沟油经深加工后只是一部分用于工业领域,另一部分则被加工成食用油,95%返回了餐桌,而且形、色、味与正规食用油基本一样,普通人很难辨别。监管缺失折射法律空白

  据了解,我国《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废弃油脂,应当及时收集并使用专门标有“废弃油脂专用”字样的密闭容器盛放,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排放含油脂废水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方式使用标有“废弃油脂专用”字样油水分离器或者隔油池等设施。然而,《规定》虽然明确了从事加工废弃油脂活动的单位,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以后再作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销售,但对违反者怎么处罚、处罚程度等均未明确规定,从而缺乏可操作性。

  甘肃佳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蓝云认为,造成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监管不力的局面,原因在于没有真正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这其中既有遗留下的历史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因为原来对餐饮服务企业监管的是卫生部下属的各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是受委托执法的事业单位,执法依据是《食品卫生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而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则将执法权法定给行政执法机关。但是由于国务院把省级以下的机构改革交给地方自主,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部门利益之间的博弈。

  据了解,根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兰州市对地沟油市场的管理由多部门分头执法。卫生部门会同工商、环保、建设等部门对地沟油的收集、处理、贮存、加工进行监督检查。卫生部门负责地沟油收集的管理;工商部门负责地沟油回收、加工单位的登记注册,依法查处无照回收、加工地沟油行为;环保部门负责地沟油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废弃油脂或含过量油脂废水的行为;建设部门则加强对地沟油运输、贮存的监督管理,防止对城市市容环境的污染。

  王蓝云认为,这种监管模式下,各职能部门只负责权限之内的事情,不能形成合力,也不能从源头上有效堵截,使地沟油从源头到销售上的监管形成“真空”,加之目前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尤其是对非法加工地沟油行为无明确的处罚规定,从而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一些不法之徒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惜以身试法。

  据了解,目前我国关于食用油的标准包括《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等。但现有检测技术及标准并不能把“地沟油”打回原形。有关专家表示,检测食用油技术上的落后和设备的缺失,也是造成相关部门监管困难的原因之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效率和执法效果,食品安全检测就是食品安全的眼睛,没有高效快捷准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就根本谈不上食品安全的高效有力监管。

  治标不如治本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地沟油的收购、加工、销售已经形成了两条渠道。一条是由正规收购加工厂商与酒店、餐馆、货运之间搭建形成的合法渠道;另一条则是黑加工户与酒店、餐馆、收购商、货运之间形成的非法渠道。其中,大量回流餐桌的地沟油便源自于非法渠道。

  据业内人士分析,当前严防“地沟油”进入餐饮环节的主要措施,是严查餐饮服务单位进货查验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的落实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也于近期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查餐饮服务单位进货查验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

  甘肃瑞祥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严董事长认为,要遏制地沟油滥用的现象,首先要掐死地沟油产生的源头——餐饮企业。只有有效控制餐厨垃圾的流向,保证地沟油不再流入黑加工点,才能将地沟油打回原形。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地沟油销售环节的监督力度。严董事长告诉记者,一些不法“油贩子”之所以能频繁往来于各省之间收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能从中获取可观利润。例如,他们以每桶500元的价格收购128桶地沟油,销往其他省份净利润就高达2万元左右。另一方是因为在运输缓解上的监管不严,沿途无人检查,致使他们往来各省之间畅通无阻。

  甘肃政法学院马红霞教授认为,要想使地沟油远离餐桌,一方面,政府要从群众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的高度出发,将打击地沟油问题纳入政府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和政府官员的奖惩体制,从而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国家还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加工地沟油行为的惩处力度,让不法之徒不敢也不愿生产、销售、使用地沟油。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加强监管工作。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食品安全监管环环相扣,只有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相互助力,才能形成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格局。同时,餐饮服务环节的进货查验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切实发挥作用,还需质检、工商等部门加强对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可追溯机制发挥效用。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饮料瓶也有分级制?揭秘塑料瓶底部数字含义
下一篇文章:陕西重拳打击食品领域违法行为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