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断流向市民餐桌的黑心油到底从哪里来?这些油又是用什么原料提炼的呢?带着诸多疑问,记者专门赶赴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进行源头探访,发现这里大大小小的动物油炼制厂有不少,另外,这些炼油厂生产出来的动物油,主要送往周边城市的饲料厂加工饲料,而来自青岛的一个“大品牌”,在春节前用大油罐车一次就拉走35吨动物油。
卧底收获:小伙计说出“大秘密”
在记者卧底暗访的十多天时间里,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打听黑心油的来路,但由于这属于粮油批发店老板的“商业秘密”,所以每次问老板时,老板总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回答,而且批发店的工友们,能知道的也只是少数几个人。记者在第二家卧底的粮油批发店发现,油罐车经常出去“进货”,便立刻去找老板,表示想跟着出车,好长长见识,但立刻遭到老板反对:“你刚来,还是在家刷桶吧!”
3月14日,记者看到两名工友拿着提包上了油罐车,便问他们要去哪里。结果一名年轻的工友说:“去丈岭进货,下午就回来了!”当记者问怎么走时,这名工友说:“走济青高速,饮马出口下……”当记者进一步追问时,他说:“别问了,老板不让随便说的。”
随后,记者联合执法人员查处河西社区附近的非法窝点时,从通讯录上看到了潍坊昌邑、诸城等地的几个人的联系方式,而且后面还备注了“油脂”“丈岭”等字样,也印证了工友们的说法。随后通过电话核实,这些联系方式确实是动物油生产厂家的,掌握这些信息后,记者决定亲自到这些“黑心油”的产地去探个究竟。
标志明显:那些竖烟囱的都是炼油厂
3月17日,记者驱车沿济青高速公路一路西行,过了高密大约40公里后,果然发现“饮马”出口,通过咨询收费口工作人员,记者了解到,饮马是当地一个镇的名字,下了高速路再往南走10公里左右,就到了动物油的产地——丈岭。
“你看看那些竖着的烟囱,都是炼油厂的!”下高速路不久,记者打听着来到太保庄街道丈岭社区,当问到这里的动物油厂在什么位置时,路边一家商店的老板指着不远处立着的烟囱告诉记者。记者随后沿着马路转了一圈,发现在路边竖着很多“鸡油、鸭油、猪油”的广告牌,隔着敞开的大门,记者看到一些动物油厂内有工人正在作业,还不时有运鸡肉、鸭肉的货车回来。
走访周围群众时,记者了解到,像这种加工动物油的个体户的厂子,光这里就有十多家,比起周边居民在自家院子里开的动物油作坊,这些厂子都算是成规模的了,而且工厂生意好的时候,经常需要招临时工来分拣鸡肉、鸭肉、猪肉,附近的村民空闲时还能赚点钱。
“你们到哪里了?”中午11时许,记者拨通一个事先掌握的炼油厂的座机,一名女子接起电话后听说青岛来的客户已经到了丈岭,立即表示要到路口迎接。记者按照这名女子指引的方向,很快找到了她家的炼油厂,走进院子,记者看到地上堆着一大片成袋的鸭肉,有些袋子破了,鸭肉直接摊在了地上。
生产能力:一天能产10余吨动物油
“你们要做什么?是要精炼吗?”坐下后,这名女子开始跟记者聊了起来。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这名女子姓吴,夫妻俩几年前投资建起了这个动物油加工厂,主要用鸭肉作为原料,加工提炼鸭脂油,去除加工成本和运费外,一吨能赚几百元。因为利润很薄,所以只能靠增加产量,如果原料充足,一天就能生产10余吨动物油。
随后,绕过成堆的鸭子肉,这名女子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了加工车间,由于缺少原料,当天没有生产。记者看到黑乎乎的车间内,油桶内还有一些剩下的发黄或发白的鸭油,墙边堆着炼油后剩下的油渣。这名女子告诉记者,她的厂里所用的鸭肉,主要是鸭腿肉,也有一些“下脚料”,一般都是从潍坊、淄博等地的养殖场花钱买来的,有时货源紧张,还要跑到曲阜等地去拉,一般提炼一吨鸭脂油,需要四五吨鸭肉,算起来生产一吨油赚不到很多,连油渣算起来,一吨只能赚五六百元,而且出厂价格也跟着国际市场的油价走,因为最近国际油价波动大,该厂不敢大量生产,担心亏本。
销售渠道:动物油主要送往饲料厂
“我们生产的这些油,主要送往饲料厂!”记者在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办驻地采访时,当地一家动物油脂公司的经理李善忠告诉记者,他们这些加工厂提炼动物油,主要是给潍坊、青岛等地的饲料厂供货,青岛的“六合饲料”就是他们的主要客户之一,他们将鸡肉、鸭肉等提炼后,根据不同等级,按照不同价格往外卖。
“有一些人拉回去当食品油销售,但是一般要精炼一下!”采访时,当记者问青岛是否有人来拉油时,李经理说,他就有常年来拉油的青岛客户,“因为知道他们是做粮油生意的,我一般选择好一些的油卖给他们,但是价格相对高一些。”
“我们肯定不吃,但吃了也没多大事!”当记者问他们是不是也吃这种油时,李经理回答。当记者追问青岛哪个油贩子经常来拉时,李经理笑了笑:“这个不能说,人家不愿意让外人知道。”
离街道办驻地不远的后孙村,专门加工猪大油,相对于鸡油、鸭油而言,猪大油价格最便宜,每吨最低只有5000元。当天下午5时,记者赶到后孙村。刚走到村头,记者就看到一辆拉着成袋肉的三轮车开进村里。当记者下车打听谁家有猪大油时,几名站在街上聊天的妇女张口先落实记者的身份,当记者一再表示想买点猪大油时,其中一名妇女才给记者指了指路,而且还自言自语:“千万别是来检查的”。
按照这名妇女指引的方向,记者很快找到了一名李姓村民。听说记者专程来买猪大油,李老板立刻带记者来到他家后面的一个院子,院子门口砌着一个大锅,院子一侧堆了几十个大油桶,再往里走,堆放着足有两米高的猪皮。李老板告诉记者,他主要做猪皮生意,扒完猪皮后,剩下的肉用来炼制猪大油。
当地声音:死猪肉炼的油,谁敢吃
当记者问后孙村的李老板有没有用死猪肉炼油的情况时,他立刻表示自己没有,并表示那样做风险太大,“万一出了问题就麻烦了。”
“肯定不吃,都送到外地去了!”记者在采访期间,无论是炼油厂老板 ,还是接受采访的附近村民,都表示他们不吃这种动物油,利用中午吃饭时间,记者与一家饭店老板聊天时了解到,当地人把这种用鸡肉、鸭肉、猪肉炼出来的油称为“大油”,附近村民经常去动物油厂里打工 ,很清楚这些动物油是如何炼出来的,所以从来不吃这种油。
据这位老板讲,那些正规的炼油厂还好一些,都有自己固定的进货渠道,一般从寿光等地的养殖场、屠宰场拉鸡肉、鸭肉、猪肉回来,但那些小的炼油厂,肉是从哪里来的就很难说了,虽然这些炼油厂经常出去进货,但经常拉一些鸡肠、鸭肠、病死猪肉回来,有时运来的小猪,只有五六十斤重,猪死了以后,都被收死猪的拉来,将猪皮扒了以后,将肉取出来卖,剩下的“下脚料”,则都送到了炼油厂。“这样的肉炼出来的油,谁敢吃啊?”但当记者打听这些炼油厂在什么位置时,饭店老板接连摇头不肯透露。
“都送到外地去了,南方要的也不少!”采访时,几家炼油厂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精炼”出来的这些动物油,很大一部分送往安徽、四川等地,因为那里的人爱吃动物油,还有一些则被外地来的油贩子运走,至于怎么处理,他们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