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赛 娜责编:张宋红播音:赵晓燕主持:张大鑫终审:郭维莹
节目导视: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再次成为两会关注焦点(我的建议是要以危害公众安全罪对食品药品造假者实施处罚);
加强治理整顿,加大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质量(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得到解决的话,在不远的将来是可以得到实现的.)
2010年,如何让百姓吃得放心?新华社评论员带您一同关注两会,追问食品安全。
演播室主持人 张大鑫:新华视点,带您走向新闻制高点。各位好,我是大鑫。
新华社评论员 邬焕庆: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邬焕庆。
人物介绍:本期评论员邬焕庆,新华社主任记者,社会文化专线副总监,长期从事社会文化报道。
演播室主持人 张大鑫:“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在今年的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同样引起了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今天我们的节目就将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讨论。我们先一起看一个短片。
【解说】2010年年初,一场蔬菜“中毒”事件席卷我国大部分省市。武汉市最先发现产自海南的部分豇豆含有剧毒农药——“水胺硫磷”。不久,广州、深圳、杭州、合肥等地也陆续查出海南豇豆含同样的有毒元素。随后,一场应对有毒豇豆的“硬仗”在各地拉开了序幕:武汉销毁有毒豇豆3600公斤,合肥销毁5000公斤,广州封存1700多箱,南京封存800公斤。然而这场有毒豇豆风波还未平息,2月25日,广东江门又查出产自海南的节瓜含有“水胺硫磷”,这一消息的公布再次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接二连三的蔬菜“中毒”事件,不仅让海南广大农户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让海南绿色瓜果蔬菜品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同期】山东省瓜菜收购商 吕金虎:
我们上海的老板就是市场里一查,就不让我们卖了,我们那货封起来了,不让卖了。
【同期】广州省瓜菜收购商 曹华:
昨天拉去广州了,不准进市场,就封起来,不准卖,所以今天不收。
【解说】有毒豇豆来自海南,这一消息使得海南豇豆一度滞销。在三亚最大的农贸交易市场——崖城镇水南市场,拉着豇豆的农户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赶来,但是能够卖出去的却寥寥无几。
【同期】海南省菜农 胡锈山:
(刚刚收豆角给你多少钱)3毛钱、4毛钱(那你卖吗)不能卖(那不能卖,这个卖不了的豆角怎么办呢)怎么办?就拿回家喂猪啊。(前段时间是多少钱?)这几天(前)是3块,现在是3毛,你差多少钱?
【解说】2月24日,农业部向全国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有毒豇豆事件的影响也不断扩大。
【同期】海南省蔬菜中间商 周先生:
拉到市场里转了一圈了,我都走到那边了,没有老板要,平常都是老板抢着要,多少都要,到今天价钱低了,不要。
【同期】海南省英州镇瓜菜收购站工作人员 黄先生:
我们哪里还敢收,收过去要是不给卖了,不是亏大本了。
【解说】而受到江门查出节瓜样本含有毒成分的消息影响,海南节瓜价格也大跳水,销售商不再收购,农民纷纷放弃对节瓜地的投入,预计今年海南节瓜将提前下市。
【同期】海南省菜农 黄秀兰:
(那你地里还是继续施肥吗?)没有,我不施水,现在干旱一样,不抽水了,现在。亏本啊,你放进去,一路下本啊,要不没有收入啊。
【解说】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地考验着我国食品安全领域。2005年,致癌的红色原料——“苏丹红一号”出现在肯德基、麦当劳的辣椒、番茄酱里;2006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旗下的芬达汽水、美年达橙汁中查出了致癌物——“苯”;2007年,五粮液集团幸运星酒在河北查出糖精钠超标;2008年,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被查出“三聚氰胺”;2009年,蒙牛特仑苏牛奶被查出添加了安全性不明物质“OMP”。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到2009年,我国发生了近40起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
演播室主持人 张大鑫:那么从刚才的短片当中我们也看到,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是大大小小地发生了40次食品安全问题,这个数字可以说是不小的,那么有人开玩笑似的说“现在吃什么都不放心了”,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新华社评论员 邬焕庆:那么事实上刚才你也说了,咱们中国老百姓就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那么这“天”如果出了问题,就是它安全出了问题的话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当然海南这个毒豇豆剧毒农药残留问题的话,据报道说海南这个冬天比较阴冷潮湿,虫害比较严重,所以当地农民可能就用了一些过量的农药,或者说违规用了一些剧毒农药去杀死那些病虫害,从这一点来说,但是这可能毕竟是少数的,有数量限制的,所以大家不要因此就对海南的那些冬季瓜菜产生普遍的怀疑,其实海南这么多年的瓜菜质量还是比较可靠的我想。
演播室主持人 张大鑫:其实像您刚才提到的,这个很多是提前检测出来,这也是我内心感觉到比较庆幸的一点,当然这个庆幸有点无奈,被我们检测出来的,而不是用人体真的实验出来的。
新华社评论员 邬焕庆:对。这个事件跟那个三聚氰胺“大头娃娃”事件最大的区别就是,它造成的危害,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就是及时被检测出来了,它不像那个三聚氰胺“大头娃娃”事件,它已经造成了成千上万户的家庭的一种悲剧了已经。所以说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有关的部门在考虑到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它考虑到的不应该是急着去说,这个责任不在我,我没什么责任,我们已经检测出来以后没有问题,就像海南有毒豇豆事件刚刚爆发出来的时候,我记得海南省有关方面第一反应就是说,他们没有检测出来有剧毒农药残留,97%的豇豆是安全的。那么我觉得这一点可能就不足以表现咱们政府的一种诚意。对不对?就是一旦出现(事情)你应该是急着向社会做一个公开和公正的一种澄清,告诉大家说这个事件是怎么回事,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它的范围是多大,你采取了哪些措施,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摘清自己,把自己责任抹得一清二楚。
演播室主持人 张大鑫:那么,我觉得刚才我们的这个评论员说得非常有道理,这个闹得沸沸扬扬的海南蔬菜“中毒”事件,为什么在海南就没有被提早发现,或者说这些含毒的蔬菜就没有被检测出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解说】有毒成分超标,一时间海南豇豆和节瓜成为众矢之的,逢见必查,往年的抢手货,如今遇上了滞销的尴尬,那么对此海南当地为何没有觉察呢?
【同期】海南省农业厅质量处处长 邢诒铁:
武汉这次,他们检测的(报告)我看了一下,他检测的都是0.14(毫克/公斤)到0.17(毫克/公斤)之间,那么这样以后,你要是采取定性检测是检测不出来的。
【解说】那么对于水胺硫磷这样一种高毒农药,两地的检测怎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原来问题就出现在双方的检测方式上,武汉采用的是定量检测,而海南采用的是定性检测法,这种检测虽然速度快、费用低,但存在检测不彻底的缺点。由于检测设备落后,定性检测只能分辨出阴性或阳性,不能精确到量的检测,因此像武汉检测出的每公斤0.14—0.17毫克的标准,快速检测仪根本检测不出来。那么,发生范围如此广的豇豆“涉毒”事件,仅仅是因为检测标准不同导致的吗?为了进一步弄清事情真相,记者对查出有毒豇豆的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走访调查。
【同期】海南省英州镇收购站工作人员 黄先生:
(记者:以前就说收豆角(豇豆)出去的时候,有没有那些流动服务站有没有给你们发通知,要求你们必须要去检测?)这个,以前好像有个一次半次吧,现在没有。
【解说】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有毒豇豆背后深层的原因慢慢被揭开。海南陵水县,盛产豇豆,全县豇豆种植面积在4万亩左右,其中仅英州镇就占据五分之一。此外英州镇还是陵水县豇豆集散地。有着32家收购站的这个镇,每天吞吐的豇豆量达960吨。然而难以置信的是,这么大一个蔬菜集散地却只有一个检测服务站和3名检测员。
【同期】海南省英州镇农技站站长 吴朝明:
这个菜呢,不是单单一家半家,一车菜是百家、几十家的豆角在里面,我们检测只能抽十来个样,所以人力不够,主要是人力不够,要是真正人力够,每一个点你要派一两个人专门守在那里就可以。
【解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全陵水县也只有11名检测员,人员严重不足,检测技术人员素质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是导致这一次事件的诱因。此外,由于检测部门没有处罚权,就算检测出不合格产品,也不能采取就地销毁措施,而农民又舍不得将自己辛苦种的产品拿去销毁,在这种情况下不合格产品通过其它渠道流入市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