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始终阴魂不散。现在,它的阴影笼罩在了饲料行业。
2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禁止境外企业、个人在中国境内直销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
饲料新条例对外资企业设置门槛,这多少有点匪夷所思。“只有竞争才能让市场更加健康,现在为什么突然毫无理由地拒绝外资饲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或者说进口饲料产品参加市场竞争。”一位外资饲料企业老总迷惑不解。但也有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征求意见稿》关于对外资设限的规定,显然是针对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中可能携带的三聚氰胺。
“这是否有行业行政垄断之嫌?”河北一家饲料企业负责人在电话里反驳道,“你凭什么说外资是三聚氰胺事件的源头,至少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相反在毒奶粉事件中,一些外资乳品却没有检测出质量问题。”
不过,《征求意见稿》不仅仅针对外资企业,新规同时还要求国内企业严于律己,“养殖者不得在饲料、饲料添加剂中随意添加物质。”2月25日,新希望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技术高管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外界质疑的目光中,饲料业只能更苛刻地要求自己。”因为国产奶业就是前车之鉴。
但事实证明,刚刚过去的2009年年产值高达4500亿元的中国饲料行业,依旧难以平静,三聚氰胺毒奶粉重出江湖的阴影挥之不去。2009年12月,陕西渭南三聚氰胺超标奶粉重现,最近更是有报道称,在2010年更已有三种“毒奶粉”流入广州市场。
“这批毒奶粉正来自2008年全国清查的漏网之鱼,结果在2009年重出江湖。”饲料行业协会的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当年部分奶粉经销商手中尚存有大量有毒奶粉,由于监管体制的漏洞,他们躲过了监管风暴。
有毒奶粉与饲料业的关系极大,饲料业曾是三聚氰胺的主要倾销市场之一。“一福建饲料商从奶粉经销商手中购买了六七万吨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奶粉,准备用作饲料。”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去年就向媒体透露了这一惊人消息。
随后,广东在饲料业开展了紧锣密鼓地普查,这引起了很多饲料行业内人士的恐慌。“媒体乱报,害了奶业还不够,还要害饲料业吗?”提及三聚氰胺问题,接受本报记者咨询的部分小饲料企业负责人忿忿不平。
事实上,饲料行业中的三聚氰胺问题由来已久。据悉,当年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事件中,除了部分奶牛养殖户添加三聚氰胺以外,很多饲料厂也难逃干系。而此次新饲料条例对饲料添加剂的严格管理,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征求意见稿》认为,在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中,非法添加行为导致的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也缺乏规范。
不过,三聚氰胺含量标准迟迟难以出台,这产生了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三聚氰胺的含量到底达到多少是有毒?据悉,目前为止,只有农业部规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限量为强制性指标,即“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低于2.5mg/kg”。
对此,一些反对者认为,这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非常大。农业部有关人士给《华夏时报》记者的回应是,“农业部还将会同其他部门进一步修订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标准。”
“饲料业成也添加剂,败也添加剂。”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白美清的观点是,在饲料新条例尚未出台前,三聚氰胺和外资企业是否均将被拒之国门之外,现在还不好判断。
而今,中国的饲料业已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产业。数据显示,现在全国有饲料企业1万多家,生产1.3亿吨饲料,而企业所具有的产能是3.64亿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影响颇巨的三聚氰胺事件对整个食品行业产业链产生严重冲击。“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很多食品企业关闭。”纤维素醚行业协会一位理事长说。
与此同时,监管不力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在此情况之下,国家级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应运而生。该委员会是根据去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食品安全法》设立的。
在此之前,中国“食品安全”采取分段管理,被戏称为“九龙治水”——具体而言,农业、质检、工商、卫生、食品等部门各负其责,缺乏“最高协调者”的整合。
2月23日,国务院已任命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勇为食品安全委办公室主任,为正部长级。从此前公布的食品安全委组成人员名单看,主任、副主任分别由李克强、回良玉、王岐山三位副总理担任,并有15位部级、副部级高层领导担任委员。这是中国首次以如此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来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