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08年毒奶粉事件爆发的时候,是上海的《东方早报》一位记者率先点了当时还活着的“三鹿”奶粉的名号,最终引爆了这个事情。其时乳品行业真可谓哀鸿遍野,甚至有某乳品公司打出了亲情牌,以国外资金、注册之身而大谈自己是民族企业云云,抓救命稻草的心态一览无余。
时间才过去十数个月,上海的“熊猫奶粉”再次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当“三聚氰胺”这么熟悉的名字,再一次在媒体冒着万千风险捅破毒奶粉黑幕的上海出现,这确实有了讽刺的意味。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与三鹿毒奶粉事件相似的是,上海的“熊猫奶粉”被查出问题也并非是在这几天,而是在8个月之前就已经东窗事发。我们回想一下,8个月前就查出问题的话,距离大规模的毒奶粉事件也不过半年的时间,这已经不是胆大妄为了,而是根本就有恃无恐。
何以有恃无恐?毒奶粉事件几乎颠覆了中国乳品企业的江山,虽然在当时某些机构,曾有计划地爆料某些进口乳品如何不好的新闻,但大厦将倾是显而易见的。半年的时间并不能让中国的乳品企业恢复元气,此时再出现一家顶风作案者,估计中国的乳品业就真的成了上海的“楼倒倒”,再也站不起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很让人怀疑,是谁在携手力挽狂澜,压制消息长达8个月之久,让“毒奶粉”逐渐成为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词?数字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乳品产量累计高达1423万吨,同比增长3.42%,乳业产品销售率整体超过95%,行业景气指数为95.5点,距离最高点仅差4.5点。这时候再出事的话,也不过是小小地动摇一下销售数字,因为我们的消费者毕竟是健忘的,即使不健忘的话,有些人也能让他们健忘起来。
瞒报才是最可怕的“三聚氰胺”,从8个月前“熊猫奶粉”被查出有问题到如今,这则消息一直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从而下了大力气做好公关工作;二是相关部门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从而把很多消息屏蔽掉。
所以,您说这个让毒奶粉横行的通行证是谁发的?有人说,这像一些地方的房地产业一样,是商人绑架了有关部门的结果,这个说法当然是不对的。因为在黑奶粉掀起的舆论大潮下,光是一个企业的公关行动,可能还没有这样的勇气与力量。
记得在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刚刚被揭露出来时,我写评论说过:在一个官方对这种事情进行掩盖的地方,这种毒害社会大众的事儿就会不断发生,即使不是三聚氰胺也会是别的东西。道理很简单,某些人想到了经济发展,想到了官帽前途,但从来没有想到过“人”的价值。
此话并不是我有先见之明,而是有无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作为蓝本。食品安全出了多少事?建筑质量出了多少事?当然,在一些领域当中,这种事情是反复出现的。其实“熊猫奶粉”这件事唯一给予我惊讶的,倒是复发时间竟然如此之短。不过这也不奇怪,因为太多的先例在证明这一切,这是我们应该想到的。五岳散人(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