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用硫酸铜染色 沈阳查获一批可疑干豆角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8月20日    关注度:     【字体:
    朝阳市部分厂家用硫酸铜给干豆角着色 沈阳工商已查获一批可疑干豆角 长期食用铜超标食品易损伤肝胆新闻提示

  最近有媒体报道,朝阳市一些脱水蔬菜厂家加工干豆角时用硫酸铜着色,铜含量超过国家标准40倍,可疑干豆角已经流入沈阳南二干菜批发市场。

  染色的干豆角有哪些危害,消费者又该如何辨别呢?

  喜欢吃红烧肉炖干豆角的市民们可要仔细了,那些看上去不错的绿干豆角,可能是用硫酸铜染色“装嫩”的。

  昨日,沈阳工商执法人员在南二干菜批发市场查获70公斤可疑干豆角。

  发现:南二小食品城朝阳产干豆角下架

  昨日上午,南二中国小食品城一楼干菜批发市场前来选购干货的人络绎不绝,20余家销售干菜档口只有3家对外批发干豆角,均为散装产品,平均售价在36元/公斤左右。

  “有朝阳产的干豆角吗?”在一家销售干豆角的摊位前,记者向女售货员咨询。

  “朝阳产的干豆角都下架了,里面有被染色的,工商所不让卖了!”女售货员说。

  据干菜经销商们透露,目前小食品城里销售的干豆角均来自甘肃,朝阳产的干豆角已全部下架。

  行动:工商查扣70公斤可疑干豆角

  “我们已对可疑干豆角进行了抽样送检,朝阳产的干豆角暂时下架了!”昨日,中国小食品城工商所所长杜宁表示。

  据其透露,昨日上午,沈阳市工商局和平分局执法人员对中国小食品城进行了突击检查,经调查,中国小食品城的干豆角主要来自甘肃,少部分来自朝阳。

  据杜宁介绍,干豆角属于加工后的农副产品,经销商销售这类商品时,必须要有产品质检报告。工商执法人员检查中发现,部分经销商销售的干豆角没有与之对应的产品质检报告。

  工商部门现场查扣了70公斤可疑干豆角,这些干豆角主要来自朝阳地区。

  工商部门已将可疑干豆角抽样送检,质检部门的抽检结果估计会在一个星期内出来。

  调查:访8家超市未发现可疑干豆角

  昨日,记者在沈河区、和平区和皇姑区走访了8家超市,并未发现产自朝阳的干豆角产品。各超市销售的干豆角产品都是袋装产品,加工厂家均在沈阳当地,产品外包装上都注明了QS标识,相关信息标注清楚。

  产地行动 朝阳查封32吨干豆角

  “不能说干豆角铜含量超标,只能说含量较高!”昨日,朝阳市质监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刘桂新表示,“脱水蔬菜没有国家标准。”

  目前,朝阳市质监部门在开发区东三家村共查处了5家加工干豆角企业,这5家企业中只有1家办理了生产许可证。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在现场未发现硫酸铜原料,但通过随后的抽检发现,部分企业在干豆角中添入了非食品物质硫酸铜,主要用于给干豆角着色。

  据刘桂新透露,此次质监部门抽取了5家企业9批次干豆角样品,结果显示,铜含量最高的样品实测含铜量为116毫克/公斤,其余样品含铜量在10毫克/公斤到20毫克/公斤之间。

  刘桂新指出,按照农产品中新鲜蔬菜的铜含量标准,每公斤不得超过10毫克,这些干豆角均是不合格产品,但是干豆角属于脱水蔬菜,脱水蔬菜国标至今未实施,这类产品中的铜含量没有限量标准,对于抽样的产品只能说是含铜量较高,否则检测结果对生产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刘桂新还表示,硫酸铜禁止用于食品加工,但蔬菜本身也含铜,目前还不能肯定干豆角中的铜全部来自于硫酸铜。

  朝阳市质监局已责令5家企业停产整顿,质监部门查封库存的干豆角共计32吨。

  至于此前5家企业生产的干豆角具体流向,刘桂新称,生产干豆角的都是一些小作坊企业,销售账目不明细,暂时无法查明。

  业内揭秘 公开秘密:想绿加点“铜”

  国内一家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品保部负责人刘宇介绍,脱水芸豆俗称干豆角,选料大都是新鲜的芸豆,经过脱水烘干,产品最大特点是复原快,出菜率高,具有独特的风味,深受北方人喜欢。

  “外表鲜绿的干豆角,大都靠硫酸铜来装嫩,吃起来并不安全!”刘宇说,正常脱水烘干的干豆角呈深绿黑色或黄绿色,有些加工企业怕影响产品的卖相,用工业硫酸铜浸泡干豆角,让已经失去原色的豆角表面光鲜,色泽鲜绿。

  “每年端午节街头卖的鲜绿粽子叶也大都是用硫酸铜染的,这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刘宇透露。

  昨日,多个做干菜批发生意的经营者表示,干豆角用硫酸铜染色已不新鲜,三四年前就有人冒险尝试。

  国内一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市场部负责人苏亮介绍,硫酸铜又叫复绿素,通过硫酸铜浸泡的叶子,颜色特别绿。

  与硫酸铜相比,食品添加剂中用于漂染绿色食品的染色剂售价较高,而且染色效果不及硫酸铜,普通染色剂每瓶500克的售价在50元左右,品质好一些的售价高达几百元,而工业硫酸铜的售价为10元/公斤。

  标准缺失 脱水菜国标或年底出台

  昨日,记者从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了解到,目前,针对脱水蔬菜中铜含量,国家至今未出台相关标准。

  “我今天上午刚给国标委打电话咨询,‘脱水蔬菜’标准有望在年底出台。”昨日,负责起草脱水蔬菜国家标准的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谢丹超女士透露说。

  谢丹超直言,目前,脱水蔬菜重金属含量抽检标准大都是依据新鲜蔬菜相关标准来参考的,很多企业加工的产品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谢丹超举例说,新鲜蔬菜脱水后产生浓缩效应,新鲜白菜规定铅含量不得超过0.02毫克/公斤,而很多企业生产的脱水白菜实测铅含量达到了0.2毫克/公斤,超标了10倍。

  “如果大白菜新鲜含水量为95%,而脱水后含水量只有5%,重金属检测标准应该有个系数。”谢丹超表示

  据其透露,脱水蔬菜新国标将把脱水蔬菜归类到一个标准中去,明确脱水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限量标准,改变目前重金属成分检测参考标准混乱的局面。

  对人危害 长期铜超标易伤肝胆

  据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专业人士透露,铜属于重金属,人体过量或长期摄入铜,会引起铜中毒。

  而记者从国家卫生部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农管理委员会倾向的推荐标准为:成年男子的平均铜摄入量不超过12毫克/日,成年女子的平均铜摄入量不超过10毫克/日。

  以此计算,按照朝阳市质监部门的抽检结果,一批次干豆角中铜含量为116毫克/公斤,一个人一天吃110克这样的干豆角就会超过正常摄入量,危害健康.

  有关资料显示,当人体内残存了大量的重金属铜之后,极易对身体内的脏器造成负担,特别是肝和胆,当这两种器官出现问题后,维持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就会出现紊乱,出现肝硬化,肝腹水甚至更为严重。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赵威 采写

  相关链接 这些“反常绿”得当心

  美容绿海带

  那些色泽鲜绿、肉质肥厚,像从海里新捞出来的海带丝、海带结产品,很有可能不是什么“优质海带”,而是经过“美容”的问题海带。近年来,这些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泡、染加工而成的染色海带,虽屡经媒体曝光,却并未在市场上绝迹。一般海带的颜色是褐绿色或深褐绿色的,购买时感觉颜色不对就要留意鉴别。据《萧山日报》

  “返青粽叶”

  粽叶制作时要经两次高温蒸煮,颜色都会呈深绿偏灰黑或黄色。新采粽叶才是鲜绿色,一旦经过高温蒸煮,色泽就会变暗。因此,正常生产工艺制作的粽子,粽叶不会呈现鲜绿色。一些不法商贩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粽叶重新“返青”。“返青粽叶”中铜的含量高出国家标准约40~100倍。人体中铜的摄入量过多或长期积累,会引起铜中毒,严重的可致癌,甚至危及生命。据《烟台晚报》

  有毒碧螺春

  铅铬绿是一种工业颜料,具有毒性,正常“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鲜艳,加铅铬绿的“碧螺春”发黑、发绿、发青、发暗;用开水冲泡后,正常“碧螺春”看上去柔亮、鲜艳,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较黄暗。另外,正常的“碧螺春”茶叶上有白色的小绒毛,着色茶叶的绒毛则是绿色。据中国食品科技网

  假绿茶瓜子

  有的炒货摊上有一种颜色鲜艳、带有淡淡茶香的绿茶瓜子,摊主都会介绍这些瓜子是用茶叶炒制的。可是有的消费者吃完这些瓜子后,舌头和手竟也染上了瓜子的绿色。这种假绿茶瓜子是用亮蓝等色素和香精翻炒成的,消费者在购买绿茶瓜子时要慎重。

  据《西安晚报》

  《食品安全法》相关法条

  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对违法生产经营者的处罚标准为,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食品“不”安全,还需冷静看
下一篇文章:宁夏区政府主席王正伟食品安全监管永远没有句号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