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不如想像中复杂,也没有想像中简单……”,面对一个严肃话题,陈君石院士的开场白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然而,这却正是他从事多年食品安全研究的感悟之一。74岁的陈院士认为,食品安全之题每天都在身边存在,简单清晰,可它却又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体系。
食品果真那么不安全了?
您去什么地方买菜?
当陈院士面对这个问题,将有怎样的答案———
“我很少去农贸市场买菜,更多的是去超市。”陈君石坦言,超市里的农产品来源更有保障,买起来更让人放心。
今天,随着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声音不绝于耳。
对此,他认为,食品其实并没有那么危险,“那种来源清晰,有牌有号的农产品是靠得住的,不安全产品多半属于来源不明,价格过于价廉之类。”
过去10年,陈君石和自己的团队始终在从事食品安全调研。多年数据显示,我国食品合格率基本维持在90%水平,大城市则达到95%。
“当然,剩下的10%或者5%的确会对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带来影响”,陈院士直言,“但是,必须对食品安全有科学态度,不能低估潜在的食品安全威胁,但也不可要求食品安全实现‘零风险’!”
消费者的“怕”何处来?
“红心鸭蛋”、“问题奶粉”、“毒大米”……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无法不让人担忧。
对于这些与日俱增的疑虑,陈院士劝解:“怕要怕得有理有据,面对食品安全难题,更需要冷静对待。”
现在,很多食品外包装都会写上“本品不含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往往会对这类产品多几分信任,反之则不然。
“对市民造成伤害的食品添加剂都是非法使用的结果,‘苏丹红’就是一例”,陈院士说,“然而,合法使用的添加剂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相反,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的灵魂所在,而且我国使用的添加剂比欧美等国少得多。”
所以,他认为,市民很多害怕源自对知识的缺乏,而非食品本身。“要避免没有理由的害怕,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食物中毒才是食品安全最大的威胁。”
面对食品添加剂,有人提出食品应返璞归真,食用有机食品。
陈院士认为:“在中国,这不现实,有机食品平均价格比传统食品高出5倍,中国有多少老百姓吃得起?更重要的是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应建立“风险分析框架”
“尽量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尽可能让老百姓远离食品安全的威胁,有两方面的事情要做”,陈君石说,“其一,老百姓可以掌握一些简单的预防知识;其二,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析框架’。”
对于后者,他解释说,这个框架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三个部分。其中,风险评估要有科学家来完成,风险管理由政府职能部门完成,风险交流需要政府、媒体和市民共同完成。
在三者之中,前两者在新《食品安全法》中已有明确规定,但风险交流则不那么容易做到。因为,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还需要市民、媒体来共同完成,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和畅通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