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吃盐必碘引发致病疑云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8月11日    关注度:     【字体:

  合肥晚报讯 “安徽也是‘高碘省区’,长期吃盐补碘,会不会造成碘超标?”近期,南方尤其是沿海城市对全民补碘进行了反思,一家媒体甚至提出了惊人的“碘盐致病疑云”。受此影响,合肥一些市民也发出了疑问。

据了解,按1994年国家颁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安徽、福建、山东和河南是全国八个高碘省市。“‘高碘省市’不需强制推行加碘盐,但实际上,为控制碘缺乏症,加上其他因素的考虑,食盐加碘‘一刀切’政策仍在推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绝大多数是加碘盐。”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崔功浩介绍,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11克,农村居民达到17克。这意味着,根据目前市面上多数碘盐中每克盐含碘20-50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惊人的220—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线,甲状腺疾病最近几年迅速增加,嫌疑最大的“凶手”正是每天食用的加碘盐。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儿童缺碘会导致智力低下、身体矮小,成人缺碘会乏力、身体浮肿,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但过犹不及,碘摄入量过多也会对健康产生副作用,甚至引起碘甲亢以及其他甲状腺疾病。

安徽“高碘”指的是皖北地区,合肥并不“高碘”——上午,记者电话咨询了合肥盐业公司,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合肥人食用加碘盐是健康安全的。而且,如果有市民需要购买无碘盐,也很方便,合肥市区共有7个无碘盐供应点,其中包括四个专营店以及三个授权超市,只需持医院证明就可购买。上午,记者来到一家无碘盐定点销售超市,店主介绍说,购买无碘盐需要医院证明,但是并不是相当严格,没有医院证明也一样能买到无碘盐,“碘盐致病疑云”之下,合肥市民可以从容选择。

(黎静 周军)

附:合肥市区无碘盐供应点:

1.亳州路240号合肥盐业客户中心

2.望江西路合肥市盐业专营一店

3.井岗镇大铺头菜场合肥食盐专营二店

4.恒通市场内合肥盐业专营三店

5.红府超市商之都店地下超市

6.淮河路马大姐净菜店

7.宿松路中铁四局卓越超市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黎静等)

财经百科:加碘精制盐

加碘精制盐是将碘酸钾或碘化钾按一定比例(每公斤食盐含20毫克碘)加入食盐中配制而成的。碘是合成必需的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影响着机体的生产、发育和代谢,大脑是它的第一靶器官。在胚胎期、婴幼儿期缺碘,将导致患者终生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碘存在于自然界中,人们主要从饮水、粮食、蔬菜和周围环境中摄取。由于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别,4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天需碘量为70微克,成年人平均每天需150微克,孕妇和乳母每天则需要200微克左右。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少碘,因此,持续摄入加碘盐可益智、健身、防病。

按照需求量服用加碘盐1年,就可避免生下智力落后儿。碘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多了有害。2000年10月1日实施的食用盐新标准将加碘浓度由每千克40毫克调整为每千克35毫克。

在食用加碘盐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缺碘地区的居民必须科学的、长期地食用加碘盐,否则,一旦停用碘盐,碘缺乏病就会复发;2.每次购买碘盐不要太多,因为时间久,碘元素易挥发;3.放碘盐的容器应为加盖的,并放置在干燥、遮光、避高温处;4.在菜肴将起锅时再加入碘盐,不要用碘盐爆锅、长炖、久煮,因碘易挥发。

在选购碘盐时,其鉴别方法为:1.滴1、2滴米粥在盐上,粥片刻变为蓝黑色,则证明为碘盐,因淀粉遇碘变蓝黑色;2.在切开的土豆片上撒少许盐,如变为蓝黑色,也证实为碘盐。

须注意的是,碘盐主要供缺碘少碘地区居民食用。高碘地区则应选购非碘盐,因高碘同低碘一样,也会引起甲状腺肿,甚至造成甲状腺机能亢进。

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安全、最经济、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加碘盐就是以普通食盐为载体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经混合均匀制作而成的食盐。它既有盐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有碘的物理化学性质。长期食用加碘盐可同时起到补充人体必备的元素和健身、防病、治病的作用。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解读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
下一篇文章:专家呼吁停止对食盐进行国家强制加碘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