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和统一作出回应,称其生产环节所使用的粉、菜、酱包均未采用辐照方式处理
□知情人称,国内方便面辐照残留最高超欧盟标准1800倍;一些方便面在境内外市场执行双重标准
近日,方便面“大佬”康师傅和统一陷入沸沸扬扬的“原料辐照门”(料包用放射线杀菌),使得公众的视线再次聚焦在小小的一碗方便面上。有业内人士进一步透露,食品辐照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和管理漏洞,在境内外市场,一些方便面在执行双重市场标准。对此,康师傅、统一作出回应,称其生产环节所使用的粉、菜、酱包均未采用辐照方式处理。
原料辐照门“不止康师傅统一”
有媒体报道,统一和康师傅两大方便面品牌,都存在辐照而不在外包装上标识的情况。近日,一位自称曾经在食品企业工作过的人士阿峰(化名)透露,“国内方便面料包(香辛料)基本上都经过辐照处理,远不止统一和康师傅两个品牌”。
为什么要辐照?“香辛料在制作过程中很容易被细菌污染,虽然通过加热也可以杀菌消毒,但是这样味道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国内几乎所有香辛料生产企业都选择以辐照这种方式来消毒杀菌。”阿峰说。
国内产品检测超欧盟标准1800倍
阿峰还表示,早在2004年、2005年前后,不少国产食品尤其是方便面在出口欧盟等地时已尝到了辐照的“苦头”,由于被检出经过了辐照而又未依法标识,被要求召回产品。
据了解,欧盟立法要求辐照食品必须标识,同时其对进口食品也必须进行辐照检测,检测结果在700单位以下的放行,700-5000单位之间的进一步检验,超过5000单位以上的立即要求企业或经销商进行召回。
中国市场上的产品怎么样?2004年有机构曾对广州市场出售的方便面产品进行检测,所有产品的脱水菜包、汤包和粉包都检出经过辐照(但均未在外包装上进行标识),其中检测数据最高的超过900万单位,差不多超过欧盟标准1800倍!
一些监管部门没专用检测仪器
阿峰进一步解释,大多数方便面企业都是从外面买回调味料单品回厂里混合加工成调料包,然而这些调味料往往在进厂前都已经过辐照。“很多企业自己没辐照食品检测仪,根本没办法知道哪些经过辐照。现在除了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之外,连其它监管部门都还没配有专用的检测仪,根本没办法对市场进行监管。”
正因为如此,部分方便面企业开始采取“双重标准”,出口海外的产品专门找一些非辐照的食品原料,而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则照用不误。
□康师傅统一回应 方便面未经辐照
10日,康师傅、统一就“原料辐照门”作出回应,称其生产环节所使用的粉、菜、酱包均未采用辐照方式处理。
康师傅声明称,其方便面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粉、菜、酱包均未采用辐照方式处理;该公司将在近期对上游供货商提供的原料进行检查。
统一也发出相同回应,还表示“供应商可能有某些批次进行辐照处理,不过生产的产品是安全的”。统一方面也承认,目前该公司暂时未进行非常规项目辐照残留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