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大米事件引发市民对分装食品真实“生日”及质量安全的疑问
记者刘俊、何颖思
“北大荒”大米涉嫌编造产地、生产日期被披露后掀起轩然大波。昨日,涉事公司的高层从哈尔滨总部飞抵广州首度就此事约见媒体称,公司认为问题在于未按规定在外包装上采取加贴式或补充式标注分装时间及分装地,但大米品质、产地没问题。
记者采访发现,存在类似问题的不仅是大米,很多大宗食品行业都有以分装日期标注生产日期的“行规”——从大米到进口奶粉、洋酒红酒、橄榄油,其半成品或成品大部分会经历库存、运输等多个环节后再分装出售,但有关法规是以分装日期作为生产日期的起点,那么它们是否涉嫌虚增保质期?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其真正的生产日期往往已无从得知,那质量又如何保证呢?
北大荒:大米质量没问题但是包装不规范
“我们的米质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包装不规范。”昨日,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路宏民反复这样对记者表示,他说广州分公司部分产品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导致市民产生误解,集团总部将对相关责任人员作出严肃处理。
那么,大米的生产日期标注到底是怎么计算呢?
路宏民说,黑龙江的大米是一年一熟的。当地水稻成熟后,每年10月时各路大米企业就开始陆续进行收购。原粮收购期从10月持续到第二年2月。而从10月到第二年12月都算一个年度,大米企业在此期间接到了订单,就把原粮按需加工成大米,再分装出售。
按米业行规和国家规定,大米被分装的日期就是产品的生产日期。东北的大米运到广州后,只要是在广州本地分装,根据规定生产日期都是按在广州分装的日期来算。
食品业“行规”:进口奶粉橄榄油都这么标
记者进一步采访获悉,很多需要分装出售的食品其实都是以分装日期作为生产日期来标注的。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对“洋奶粉”的需求剧增。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说,奶粉原装成品进口关税超过30%,因此不少“洋奶粉”在国内销售的大部分产品都是进口半成品——“大包粉”后,再在国内添加营养配方并装罐的,因为这种“大包粉”关税只有15%。
一奶粉企业负责人说,进口的“大包粉”是标注了原产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不过分装后奶粉罐上的生日产期是指成品生产日期,显然和“大包粉”的日期不是一回事。
红酒、洋酒的情况也类似。不少进口红酒是桶装进口后在国内装瓶。原装进口葡萄酒瓶上标的年份指的是葡萄收获的年份,生产日期则是灌装瓶时间,但经过分装后生产日期普遍变成了国内灌装时间。
中国的橄榄油一般都是从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家进口的,市面上也有不少橄榄油标签强调自己“原装进口”的身份,但其实不少是大桶橄榄油进口后在国内分装的,其生产日期应是分装日期才对。
和东北大米不同,国外食品进口到中国一般走海路,港口到港口动辄要半年。因此难免有人质疑,这会不会导致食品虚增了保质期?
市民疑问多:厂家滥用分装日期怎么办?
尽管食品行业按分装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并不违反相关的国家规定,但不少市民对分装食品在标称的保质期内是否安全等问题心存疑虑,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疑问一:厂家如何确认保质期就在食品安全的范围?
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说,所有的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其实都是以包装之后的日期为准的,保质期也由分装厂家确定并负责。一般来说,如果分装前的原料保质期有3年,但由于运送或其他原因到达分装厂家已过了一年,厂家就只能确定保质期在两年内。
疑问二:如果厂家不诚实,滥用分装日期怎么办?
傅亮表示,食品厂家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判断食品在哪个范围内的保质期是安全的。如果厂家不诚实,在保质期内出现问题,那么就会惹来“更大麻烦”。根据《食品安全法》,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者将被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若超过一万元的,将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还会吊销许可证。
疑问三:保质期内如何确保质量?
傅亮指出,每一种产品都有其质量标准,规定了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判断保质期是否合适。质监部门也有抽检保证。以此次“北大荒”事件为例,天河区质监局就表示每两个月都对产品抽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