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别把端午节过成粽子节 两大主题很有内涵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5月28日    关注度:     【字体: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星城的大街小巷飘起了粽叶香,各个商家打起了“粽子”战,可是除了五花八门的粽子,您是否知道端午节还有着许多好玩的民俗呢?

  端午节就是粽子节?

    端午节是什么?在不少市民印象中,端午节就是买回粽子尝尝鲜。记者今天在长沙市内几家大型超市看到,这里的显眼位置都留出了长长的柜台,上面放置了各种各样的粽子、咸蛋等食品。在市中心一家大型超市,60岁的周瑞金阿姨一边选购粽子一边摇头感叹:“现在的端午节就像是粽子节,以往那种热闹劲都找不着了。”与市场热销粽子、咸蛋等商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如艾叶、菖蒲、香包这些端午节民俗用品在市场上很少看到。记者随机对部分市民进行了采访,对于端午节的传说、饮食习俗,多数人的回答是“只听说过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身为“90”后的小郭更是直言不讳:“有必要了解端午节吗?”

  端午两大主题很有内涵

    “端午节绝不仅仅是‘粽子’节。”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欧阳博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普遍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像端午节就有两大主题,一是消灾避疫,一是悼念屈原。这两大主题自六朝之后就一直存在于端午节的习俗之中。

    从端午节的起源来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这种节俗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湿热的夏季非常难熬,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人们还无法完全避免高温的不适与瘟疫的威胁。因此在处于阴阳二气转换的端午时节,必然会选择传统的文化手段来护卫生命。端午传统节俗中的戴五色线,门口挂艾蒿、菖蒲或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都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因此也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

    东汉以后,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而是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欧阳博说,端午节正是因为加入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这一层意义,使得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传统节日民俗多

    建议写进教科书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欧阳修在这首词中,告诉我们,人们过端午除了吃粽子,还有很多“乐事”。湖南师大副教授、民俗文化研究专家颜湘君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口气就数出了古时七个习俗来:一是广泛采用菖蒲、艾蒿驱虫辟邪;二是缠挂各种五色索、佩戴香囊;三是用符图驱邪;四是饮用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五是吃粽子;六是划龙舟或赛龙舟;七是姻亲交往。这些节日习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到了近代,端午节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变得更加突出。

    目前,传统节日被淡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分析其中原因,欧阳博归结了以下几点:一是传统节日与农耕文化有关,在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疏远;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各种文化信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冲击下,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意识和情感慢慢疏离;传统节日皆为农历,现在的年轻人不习惯进行农历和公历的换算;同时,我们自己也缺乏相应的历史情怀和文化情怀。

    “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应该写进中小学课本。”欧阳博和颜湘君两位专家都认为,把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写进教科书,和孩子们讲一讲屈原是怎么回事,带他们领略领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情怀,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感。要重塑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和影响。两位专家建议: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社会和家庭都积极参与;而对于任何一个节日而言,与市场结合都是推广节日文化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有了政府、社会和商家的齐心努力,我们的传统节日必将展示其独特的迷人魅力。(陈永刚)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购端午食品小心质量陷阱散装粽子最好煮后食用
下一篇文章:郑州发布安全1号消费警示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