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配方中含有夏枯草成分而身陷“添加门”的王老吉凉茶,终于等来了卫生部的说法。5月14日,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王老吉凉茶有关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称“王老吉凉茶是依据《食品卫生法》和《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备案和销售的产品”。
记者走访沪上超市及便利店发现,红罐王老吉凉茶仍如常销售。或许,“添加门”最大的影响不在一瓶一罐的得失,而是我国食品监管标准究竟谁来做主。
添加:已备案
《说明》称,《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
卫生部1987年10月发布的《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在食品卫生法生效以前,传统上把药物作为添加成份加入,不宣传疗效,并有30年以上连续生产历史的定型包装食品品种,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卫生部备案,可以销售,销售地区不限。
《说明》也强调,2005年4月25日,卫生部以《卫生部关于王老吉凉茶有关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发[2005]169号)同意将王老吉凉茶备案。当时的专家评估意见为:王老吉凉茶中的鸡蛋花、夏枯草等原料为传统凉茶制作配料,根据产品配方剂量开展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及人体试食试验证明产品食用安全。
5月13日,“添加门”发生以来一直保持沉默的王老吉生产商加多宝集团也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声明书》,同样引用卫生部备案批复,“根本不存在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夏枯草)问题”。
标准:谁做主
虽然王老吉凉茶有理有据,但将于6月1日施行的《食品安全法》却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布。
目前,夏枯草不在此列。尽管加多宝集团《声明书》中表示,“夏枯草是1991年国家公布的食物成分表中的野菜食物”,但这仍未消除人们的疑虑:如果届时夏枯草仍未列入食药两用名单,王老吉凉茶该何去何从?
资深快消行业品牌专家朱煌向记者表示:“卫生部以前的备案批复不是法律,这就引发《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后的替代问题。”他认为,以前的食品监管制度并不健全,即使符合政府批文也未必完全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王老吉凉茶应该在包装上着重标明不适宜人群。”朱煌说。
定位:太复杂
但针对“此前包装”,加多宝集团《声明书》表示,“红色罐装王老吉凉茶饮料已在罐体上明确了产品的属性为‘植物饮料’”,“是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生产的普通食品”。也有观点认为,王老吉凉茶兼有“去火“功效和地方文化,究竟属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还是其他品类难以断定。
此外,5月12日,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召开记者招待会,直接点出凉茶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呼吁“王老吉凉茶饮料配方与术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食文化遗产、粤港澳食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全力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令王老吉凉茶的添加物问题更为复杂。”朱煌说。
【新闻背景】
5月11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王老吉凉茶中添加的中药材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药材名单中,是否应像蒙牛的OMP一样被查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所长严卫星回答称,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由卫生部公布,王老吉凉茶中的一些成分和原料不在名单之内。王老吉凉茶“添加门”由此引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