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朱小雯发自北京
质检总局多次不公开报告内容,让用户企业很不满。浙江创业薄板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寿喜表示:“我们以前是生郑州拓普的气,现在是生质检总局的气。”
被称为“2006年最大专利侵权案”的一审胜诉方——郑州拓普轧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拓普)生产的轧机,却连续3年在一些全国人大代表递交给两会的建议里被称为假冒伪劣产品。究竟是真是假?2007年底,质检总局组织专家组形成了一份《专家检测报告》,对郑州拓普轧机进行了调查和鉴定。但此后至今,质检总局被指先后6次拒绝向全国人大代表和相关企业公开这份报告。
对此,递交上述建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认为,质检总局包庇郑州拓普,使众多用户企业遭受巨额损失,几年得不到赔偿。郑州拓普却表示,这一切是当初侵权案的败诉方对他们进行的诽谤和继续侵权。
个中情由看起来扑朔迷离。质检总局真是有这份报告吗?如果有,为什么至今不公开?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深入调查。
用户企业:使用郑州拓普轧机亏损巨大
“建议全国人大组成调查委员会,监督国家质检总局履行监管职能,依据《专家检测报告》迅速查处郑州拓普轧机质量问题事件,防止‘三鹿事件’在生产资料领域上演。”这是上月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润刚的建议内容。
这已是全国人大代表第3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针对拓普轧机质量问题的建议。
王润刚的建议里所说的“假冒伪劣”,是指由郑州拓普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红专、总经理赵林珍夫妇于1992年研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GK轧机。
浙江创业薄板有限公司就购买了郑州拓普的这款轧机。该公司董事长叶寿喜告诉记者,他们于2003年购买了一台,价格4000万元,加上配套设施,总投资一个多亿。投入生产后,每月只产1000多吨,达不到基本产能,质量也完全不是郑州拓普所宣传的那样,误差很大,导致公司一年至少亏损几千万元。“我在2005年开始向郑州拓普反映这些情况,但他们不理会。”
浙江宏马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宏标告诉记者,他的公司也遭遇同样情形,亏损巨大。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孔令宏告诉记者,目前郑州拓普向国内企业售出了8台轧机,平均一台轧机加配套设施需投资近2亿元,这些企业都陆续出现巨额亏损、停产等问题。在他及用户企业的呼吁下,2007年10月25~27日,质检总局组成以国家冶金重型机械质量监督检查中心为主的7人专家组,到郑州拓普认为轧机质量最好的南通、华西两家用户进行调查。同年11月,专家组将29页的《调查检测报告》交给质检总局。
全国人大代表:质检总局6次拒绝公开报告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润刚在今年的建议里还写道:“国家质检总局启动调查程序,特别是在《专家检测报告》认定郑州拓普轧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后,不仅停止调查程序,拒不履行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的职责,甚至还对郑州拓普劣质轧机放纵和包庇,此举对我国冷轧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孔令宏告诉记者,2008年1月7日,他受15名全国人大代表委托,到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看到了这份专家报告。专家组将郑州拓普轧机的质量问题全部拍成彩照,对严重质量问题用不同颜色的字体重点标出。报告中所列举的事实证明了郑州拓普轧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与全国人大代表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完全一致。
孔令宏称,当时的副司长刘春燕和处长高建中,坚持不允许他将报告复印给其他全国人大代表看,只能在质检总局翻阅,并强调这是质检总局的意见。
随后,孔令宏两次致函质检总局,希望总局向其他全国人大代表公开报告,并对郑州拓普拿出处理意见。但此后至今,质检总局一直拒绝公开报告。
从2008年9月开始,郑州拓普轧机用户、冶金行业专家、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律师王琦开始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联合向质检总局递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要求向社会公布专家报告。
孔令宏称,至今他们已提交了7次申请书,质检总局回复了6次,最后一次回复是在今年3月18日,但总局仍未就专家报告的具体内容或结论给出答复。
质检总局:没什么报告,也没什么结论
质检总局为什么自始至终不公布这份专家报告呢?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处长高建中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没有什么报告,也没什么所谓结论,他本人不了解郑州拓普和用户企业的情况,双方应按商业合同纠纷走司法程序解决。
高建中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郑州拓普轧机质量问题是否属实”的问题,只表示:“他们反映的是一种情况,我们根据我们的职能所做的、能了解的我们都正式回复了,以我们的回复为准。”
但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冶金机械研究中心主任李彦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2007年底他参与了那次专家调查,形成了《专家检测报告》,并交给了质检总局。而且,专家组和质检总局还签订了协议,专家没有获得授权是不能向外透露报告内容的,司法部门也只能通过质检总局获得报告信息。
李彦峰还表示,这份报告涉及的事情“很复杂”,涉及的面非常广,“关系到很多企业现在的问题”。
质检总局多次不公开报告内容,让用户企业很不满。浙江创业薄板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寿喜表示:“我们以前是生郑州拓普的气,现在是生质检总局的气。”
叶寿喜说,2007年末,他因郑州拓普轧机造成生产破坏性事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以刑事案件立案,委托浙江省技术监督局对轧机进行设备检测,将检测和调查结果送浙江省质检局。但省质检局迟迟不告知检测结果。省技术监督局告诉他,省质检局没有时间签审检测结果,说北京很重视这个事情,有质检总局的人打电话向浙江方面“打招呼”。
浙江宏马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宏标也称,他于2008年底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委托省级质检部门调查,现在正在等结论。但省质检局人员某次在无意中说,北京有人在关心这件事,从北京向浙江打了招呼。
孔令宏和王润刚两位代表都对记者说:“如果郑州拓普轧机真的没有质量问题,质检总局也应该公布报告给他们‘正名’啊!”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