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3.15市民投诉潜规则 34个成典型
来源:四川新闻网    更新时间:2009年03月15日    关注度:     【字体:
 草绳绑在螃蟹上一同销售?房贷享受7折利率必须先存10万元?……自本报联合市工商局、市消协推出"挑战消费潜规则"活动后,收到市民提供的消费潜规则近千个。本报与市工商局、市消协挑选了其中34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消费潜规则,并邀请工商局、消协对其中的8个进行点评。目前,部分潜规则已开始"破冰"。

1 草绳卖出海鲜价

点评:草绳、冰块与螃蟹、海鲜一个价销售给了消费者,且一斤螃蟹和海鲜中究竟有多少草绳和冰块,消费者不得而知,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根据《计量法》,农贸、超市销售的食品计量时应除去包装重量,按照净含量销售。

2 特价商品不退换

点评:根据《消法》,特价商品、打折商品、赠品也必须实行三包(包退、包换、保修)。如果商家拒绝执行三包规定,可向各级工商和消协部门投诉。目前,成都家乐福、红旗、伊藤等大型卖场均重申,特价商品和正价商品享有同样的服务,该潜规则已"破冰"。

3 蒙人的服装吊牌价

点评:商家虚高标注吊牌价,然后再低折扣销售,这种虚假折扣已涉嫌价格欺诈。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或将商家告上法院。同时,消费者不要盲目抢购打折商品,应理性购物。

4 房贷7折利率 先存10万

点评:银行要求存款或购买理财产品才落实7折优惠,对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一种平等交易,而是强制搭售,已经侵犯了消费者享有的"公平交易权"。中国银行协会近日发文,禁止银行利用执行7折利率优惠之机向客户搭售金融产品。消费者如果遇到搭售金融产品才享受7折优惠时,可以向当地银行业协会反映。

5 宾馆中午12点退房

点评:宾馆以天为计价单位,消费者的通常理解是一天为24小时的概念,没住够24小时而须12点结账,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事实上,"中午12时结账"并非不可打破。早在两年前,成都、宜宾等地的部分宾馆率先推出"对时房",如果客人下午两点入住,到第二天下午两点才算一天,改变了该宾馆以往的惯例;去年,北京部分酒店、宾馆已经开始实施"14点结账"制度。

6 一过保修期就坏

点评:只要在产品合理的使用期内,明示使用寿命,商家应该保证在这段时间内产品不出问题。《产品质量法》规定一般不低于10年。现在不少产品刚过"三包"期就大量出问题,那就是产品本身固有的缺陷造成的,理所应当由商家承担责任。

7 导游带游客购物吃回扣

点评: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不要盲目追求低价旅游,避免落入"零接待费"、"负接待费"陷阱。旅游购物要主动索要有效票证,选购贵重物品时要理智、谨慎。

8 特价机票不退不改签

点评:特价机票如被消费者退票,航空公司还可继续销售,并不一定会承担全部机票价格的损失。特价机票不退票的潜规则侵犯了消费者享有的"公平交易权"。如果消费者将航空公司告上法院,胜诉的可能性极大。

其它潜规则

9设最低消费

10 消毒餐具加收1元

11 餐饮业谢绝自带酒水

12 保险业务员夸大其词

13 伪绿色无公害

14 黄金珠宝业以旧换新

15 宠物售出概不负责

16 毒玩具

17 低价购劣质物品

18 退手机要买保修号

19 进场费

20 婚纱影楼拍照要底片须加钱

21 预约床位时就开始交床位费

22 买建材得拿回扣

23 就餐不给消费者开发票

24 选房不退定金

25 优惠券指定商品

26 机票超售无额外赔偿

27 老人孩子多缴旅游费

28 家装市场水太深

29 最终解释权归商家

30 建材尺寸缩水

31 储蓄变保险

32 驾培须送礼

33 个人信息被卖

34 购物卡丢失不挂失

本报记者 刘富 摄影 谢辉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调查西南最大农产品交易中心出现假冒甜蜜素
下一篇文章:揭秘八大消费陷阱餐饮藏猫腻、山寨家电无保障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