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资讯中心 >> 浏览资讯中心
中国产品依然受外国消费者欢迎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3月12日    关注度:     【字体:
   去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在中国内外引起很大关注,并引发少数国家对中国食品乃至全部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的质疑和不安。在正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依然是代表们和委员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我们估计各位听众对这个话题也比较感兴趣。为此,本网驻各国记者采访了当地各界人士。

    杨洁篪指出:“中国的食品安全不是百分之百的,但是,我经常是吃了中国的速冻饺子去出席外交活动的,去出席记者招待会的。”

    正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回答有关记者提出的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时,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心。

    事实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给予很大的关注。就在“两会”召开前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获得了通过。很多外国媒体都对中国通过食品安全法进行了报道,客观评价了这部法律将要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张智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张智新说:“中国食品法至少有几个大的亮点。第一,它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体制和责任,把卫生部门作为主要的食品安全责任机构;第二,它确立了宽严适中的惩戒机制;第三,废除了食品安全方面的免检制度和监管码制度;还有一个就是,对食品进出口的监管也明确了法律责任。”

    其实,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包括食品在内的中国产品早已走向世界,并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消费者的欢迎。81岁的土耳其-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巴伊塔什先生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近20年来,我几乎每两年都对中国进行一次访问。每次访问期间,我都把中国当作是买衣服的唯一地方。现在,我根本记不起来在土耳其的什么商店里买过衣服。不夸张地说,这20年里我用的所有衣服和腰带都是中国货。”

    可以说,“中国制造”已成为一个国家品牌,在全球市场上享有综合竞争优势,它使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法国蒙图瓦尔市前市长、现任蒙图瓦尔国际民俗音乐节总监普鲁高度评价了“中国制造”:“对我来说,‘中国制造’是一个事实。这说明中国是世界工厂,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商品。既然这些商品卖得很好,这只能说明它们用起来不错,否则也不可能如此广泛地被使用。我从没有对‘中国制造’另眼相看,更没有什么可以批评的。”

    归根到底,“中国制造”之所以受到全球消费者的欢迎,主要原因还在于中国产品的质量安全总体上是有保证的。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当下,很多国家的人们依然坚持购买中国货。阿根廷萨尔瓦多大学东方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研究系主任豪尔赫·马莱纳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拉美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物美价廉的中国货,比如我儿子的玩具和我的各种锻炼器材都是产自中国。如果要我用两三句话来形容我对中国货的感受,第一就是适中的价位,第二就是质量越来越好。金融危机没有影响我购买和使用中国产品的热情。”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经济与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回顾了“中国制造”产品在俄罗斯走过的道路。他也认为,近年来,中国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好:“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对中国商品的印象曾一度不好。但是,近年来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认为中国商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我个人对中国商品的质量是非常满意的,中国确实有一些商品的质量非常好,而且毫不逊色于世界一些一流产品。”

    的确,有一段时间,一些人对“中国制造”的印象不太好。加上少数西方媒体夸大其词地渲染所谓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使一些外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质量产生了不信任。对于这种状况,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和经济学教授洪崇理表示,“中国制造”成功实现转型完全是可能的。他说:“总的说来,中国在生产制造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方面是非常成功的,而在科技含量较高的高附加值的产品方面中国还相对落后,这其中当然有历史的原因。中国是到目前为止‘二战’以后世界上出现的最成功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尽管拥有高科技含量和创新内容的产品还不是中国所擅长制造的,但毫无疑问中国会逐渐转变,此前我们也看到过韩国、新加坡和日本的类似转型,没有理由说,中国不会走同样的转型之路。”

    事实上,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维护“中国制造”这一品牌。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采取了有效的行政措施,在制造、流通等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监督和执法力度。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自身也意识到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是使“中国制造”长盛不衰的秘决。中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邱国宝是中国缝纫机行业龙头企业飞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觉得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是)春天来了。民营企业还靠过去的做法,只靠产品数量的扩张,造得快、卖得多是行不通的。一定要转变观点,要让中国制造卖得久、卖得贵,而这一切都得靠技术的进步、自主创新、品牌影响。”

    此外,中国质检部门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产品质量监管国际合作,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就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加强磋商,并在统一产品质量安全规范问题上扩大合作。

    中国今后还将继续致力于确保产品质量。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2009年中国政府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温家宝指出:“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今年要在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各行业都要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和安全管理。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食品安全法通过 解多头管理之乱
下一篇文章:关注食品安全事件选择性曝光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