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三鹿集团破产。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就此画上句号。几乎与此同时,国外品牌奶粉多美滋正陷入“三聚氰胺门”。
有媒体报道称,去年9月起,浙江、贵州、四川等地陆续发现有婴儿喝下多美滋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症状,怀疑奶粉遭到三聚氰胺污染。据最新数据显示,患儿家长自发统计的结石患儿已增至81名,其中湖北患儿有3例。部分患儿家长准备集体起诉多美滋,不排除跨境诉讼的可能性。
事件发生后,多美滋公司连续发表声明予以否认,声称出厂产品经检验是合格的。最新的进展是,上海质检局发布关于多美滋奶粉的专项检测调查报告称,自去年9月以来,多美滋生产的932批奶粉全部未检出三聚氰胺。报告还指出,去年9月前生产的多美滋奶粉,共送检1742批,全部未检出三聚氰胺。尽管如此,多美滋奶粉的品牌形象仍遭遇危机,销量也受到影响,据本报记者调查,多美滋奶粉在武汉销售出现锐减。
三鹿奶粉殷鉴在前,多美滋奶粉事件将会如何处理,无须多言。需要证明吃一堑的确长一智了,也需要证明责任心、应急能力和信息公开等层面的进步。
多美滋公司发表声明,上海质检部门发表调查报告,两者的共同结论是多美滋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但是,这一事件并不因此而尘埃落定。事实上,仍有诸多疑问有待澄清,这种澄清对廓清真相并非可有可无。
从时间上说,去年9月正是三鹿奶粉事件摆上台面,全国奶制品行业进入检查、整顿阶段。此种社会氛围之下,检查和发现受污染奶粉的力度均强于日常。照常理推断,如果多美滋奶粉疑含三聚氰胺,在当时就当有所确认,为什么时隔近半年后才被报道出来?而且,该事件回溯的时间起点,正是去年9月。
多美滋公司分别在6日、11日、12日发表了三份声明。三份声明的大致内容,均对其奶粉导致婴儿肾结石予以否认,称在中国生产销售的多美滋产品都是安全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传闻中的病因与多美滋产品有关。
但是,有细心的媒体发现了11日和12日声明的一个明显区别:11日声明中的“100%来源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牧场的进口奶源”,在12日声明中,则变为“100%进口奶源”。这一用词的变化是否有所含意?多美滋公司目前未对此做出解释。
此外,一方面多美滋奶粉被认为没有问题,另一方面各地仍不断刷新结石患儿的数字。我们知道,真相只有一个。厂家和质检部门已做出回应,接下来,关于结石患儿是否确与饮用多美滋奶粉有关,也需要权威的、专业的认定。
综而言之,多美滋奶粉事件的真相,仍有待澄清。如果说食品安全事件在现代社会无法绝迹,那么无蔽的真相则是生命和健康保障的基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