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
金融海啸来袭,三百六十行,行行受冲击。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把扩大内需、振兴产业和科技支撑结合起来,已经或正在逐步一一推出。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两大规划:一是扩大内需的十条规划,将2008年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十条措施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二是制定十个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
振兴重点产业,是扭转制造业颓势,促进工业生产增长,从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力杠杆,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1月14日,钢铁、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2月4日,纺织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规划通过;轻工业因为涉及40个行业,统一难度大,调整振兴规划尚未露面。但据相关报道称:目前正在研究的轻工业振兴规划草案提出了四大目标:第一,生产年均增长10%,新产品销售产值所占比重由当前的6.5%提高到8%。第二,出口年均增长8%。轻工产业对欧美日出口集中度由50%左右调整到40%。第三,提供新增就业300万个。第四,全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10-12%。振兴规划持续三年,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行业困境,还着眼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振兴规划带有很强的调整色彩,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拉动经济的短期行为。
轻工业振兴规划将重点振兴食品、家电、造纸、塑料、皮革、五金、电池、照明电器、洗涤和轻工装备等行业。立足扩大内需,保持出口稳定。对于乳制品行业来说,要以三鹿事件为契机,鼓励国内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在20亿元以上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
行业现状
说到乳业的现状,就肯定会提到“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事件”致三鹿集团破产,原董事长田文华被判无期,此事看似告一段落,但三聚氰胺事件对乳业的影响却远未停止,除直接损失外,如清理库存、市场萎缩等导致的亏损,更大的影响来自于因大力整顿和恢复市场所带来的成本拉升。目前消费者对乳品消费仍有怀疑态度,显然,2009年企业在恢复市场上还需要更大的投入。
2008年企业年报显示,蒙牛、伊利、光明等乳业巨头亏损。客观来说,作为快速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乳品一直具有较好的市场刚性需求;三鹿倒下空出的百亿多的市场空间,以及目前乳业巨头的市场萎缩状态其实为乳业未来的发展留下了潜力与空间。同时也无形中助推了外资在中国的进一步拓展。
近日有报道一些外资介入中国乳业,被业内称为外资“抄底”中国乳业。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表示:“在中国奶业危机的时候将是外资进入的最好时机,他们不会错过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2009年会出现大量外资并购参股中国乳业的事件。”先有全球最大药品制造商辉瑞收购惠氏、表示出对中国乳业市场的强大兴趣,又有统一欲增持完达山股份、进军大陆奶制品市场的计划,从统一总经理罗智先“绝不缺席内地乳品市场”的豪言也不难看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野心。这些都对中国乳企的发展形成压力,同时也使得中国乳业的产业调整和振兴需求变得更加紧迫。
先“好”后“快”
面对外资的“抄底”中国的乳品企业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光明启动战略转型,蒙牛、伊利实施2009复兴规划、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均显示出牛年打翻身仗的决心;轻工业振兴规划也指出会重点振兴乳业,鼓励国内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在20亿元以上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
在此行业洗牌、乳企扩张时代即将来临的关键时期,中国的乳品企业自然不能落后,但企业也要明确,从轻工业振兴规划草案提出的四大目标中可以看出,同之前发布的汽车和钢铁行业振兴规划一样,轻工业振兴规划同样包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提升集群水平、推进产业重组,以及增强自主创新、实施节能减排等重要内容。所以对于今后的发展,中国的乳企决不能再像之前的十年那样,只求速度、不顾奶源等相关环节的同步配套完善,而导致像“三聚氰胺”这样的乳业地震;不能再出现诸如阜阳劣质奶粉喝出大头娃娃、雀巢奶粉碘超标、三聚氰胺致婴幼儿肾结石、尼日利亚婴儿配方奶粉含二甘醇致30多名婴儿死亡、台湾味全奶粉检出致死率达50%的阪崎肠杆菌等“问题奶粉”事件。在“乳业历史上最安全的时期,也是监管最严格的时期”味全奶粉还出现了问题,如何让消费者增强信心?如何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和饮用?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正如我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一样,历史和现实情况均表明,片面强调发展速度不注重发展质量,只能使发展比例失调,以“快”为主的经济高增长也难以持续。面对当前乳业的形势,面对外资的进入和重组动作,企业要扎扎实实地把短板补上,全面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踏实稳步地向前进。中国乳业的复兴发展以及未来的并购整合不仅要“快”,更要“好”!(来源:慧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