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竟然给学生喝“三无”桶装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发山东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该校师生举报称,他们在学校喝的桶装水是“三无”产品,有的同学还因此闹肚子。对此,记者针对这一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暗访调研。
根据学生提供的情况介绍,记者在正对门口大楼科技中心一处不起眼的楼层间过道找到了这个经过简单隔离开来的生产车间。整个隔离间大概十几平方米,师生走廊与车间相隔的仅仅是一层两米左右的铝合金墙,最顶部并没密封。车间的地上污水横流,洗洁精,扫帚,脏兮兮的抹布,垃圾遍布。几个刷桶用的破旧刷子搁置在灌装机上。两位年龄大约在65岁左右的老人正在灌装手动封口。
记者在这些已经灌装好的桶上没有看到企业标准,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无配料表、无生产商及地址更没有QS。其一位老人告诉记者,水厂是个人投资的不是学校里的,水主要是供卖给学生和老师喝。当记者问这样生产没有监管单位来查吗?老人说都这样生产好几年了,没有见任何人来查的,每天能灌装一百多桶水,当天灌装完毕后都送到学生的教室,学生服务中心和教师办公室了,不对外销售,但有个别的单位或者领导需要的都是送过去。办公室的老师喝免费,学生收费5元一桶。
记者随后在教学楼看到几乎每个教室都有几桶无任何标记的桶装水。在学生宿舍,餐厅所在的办公室也亦如此。在学生服务中心也见到了这样的桶装水,该中心一位貌似负责人说水是学校内生产的,5元一桶押金30元。在这和下去买都是一个价格。没有其他品牌的桶装水进入该院校。一些略懂食品安全的学生怕喝出事就在学校的超市购买品牌瓶装水。
据学生说:水源是城市自来水管接入的供水,二次供水没有经过卫生许可,连接桶装水的饮用设备长期没有消毒记录,记者在灌装车间附近没有找到相关的消毒实验化验室。更没看到相关的检测,质检报告。在车间也没有看见相关的行政批准生产证书。
根据(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第二,六条规定;水处理车间应为封闭间,灌装车间应封闭并设空气净化装置,并使用自动化灌装。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国家食品安全法37,38条规定,瓶桶装饮用水产品生产者必须每批次必检的检查项目,其中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合格。而这一检验一般在48小时以上,该灌装车间每天没有库存,生产后即被销售完毕。
早在2005年7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食品共10种食品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带有“QS”标志的食品,代表着经过国家批准的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食品才能出厂销售。
记者在该院校网站看到,有全日制、远程教育等各类在校生12000人,教职工600人。已经发生过的复旦桶装水投毒案;江西万安学生集体腹泻案的悲剧难道还不足引不起该学院领导的重视,难道还需要再发生一起工商学院食品安全事件才会亡羊补牢?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近日,国家食药总局和山东省食药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14年春季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历来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领域。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把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认真排查隐患,消除食品安全风险。
然而,学校的食品安全这几年来就在监管者的眼皮底下,每年的春秋二季都有专项检查通知决定等等,而作为监管者诸城食药监局却视若无睹,国家的法律和相关部门的政策规定在这成了一纸空文。其实我们缺的不是文件,而是落实。而杜绝食品危害事件的发生最好的工具就是严格执法,提高违法者的成本,正如国家食药监总局规划财务司负责人王小岩所说,目前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问题十分突出,要让那些为了谋财不惜害命的人倾家荡产、人头落地。
为什么在诸城有令不行?为什么诸城食药监执法人员对该校怵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隐患视若不见?背后有怎样的情况?希望相关部门给公众一个答案。
连续两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说;食品安全,可以说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