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吃零食还是吃添加剂?”面对市面上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零食,家有读书娃的家长们经常发出这样的疑问。而今,北京市教委的一纸通知可以解惑。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出通知严格控制和管理汉堡包、方便面等食品,不得出售碳酸饮料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饮料,预防小卖部食品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家长们似乎解惑了,然而,行业和企业却困惑了。此通知一发布便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方便食品以及碳酸饮料和关联企业纷纷表示困惑,吁请教育部门应该拿出证据来证明方便面等相关联食品是否影响孩子健康。
目前,尚没有教委方面负责人对这一通知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机构站出来为相关行业来解释。但相关食品中的添加剂是否安全却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食品添加剂需加强监管但不能将其妖魔化
中国经济网记者前不久参加由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组织、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主办的“2013年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采访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上海食品企业均向记者反映,食品添加剂不同于非法添加和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本身不应该被妖魔化。
据了解,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中是不可或缺的,现在近97%食品使用各类添加剂。2012年我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主要品种总产量及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5%和8%。
目前,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有1500余家,我国食品添加剂总产值约占国际贸易的10%。对方便食品需求的日益增长、经济的不断发展、贸易不断完善和国外与当地的合作不断增多等因素正推动印度、中国和韩国对食品添加剂需求的激增。而且在食用色素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色素剂品种最多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副所长钟全斌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上海市质监局经常组织抽查企业添加剂采购记录,核对企业采购食品添加剂的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台帐记录,把好添加剂来源进货关;严控生产过程,以添加剂的储存及使用情况为重点,着重检查企业原料仓库和加工操作场所使用或存放非食用物质、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开展重点抽检,针对特定食品易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指标开展专项检测。
记者跟随钟全斌等专家走进“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采访,该公司食品香精部总监马赟晟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公司是第一批进驻上海的合资企业之一,为了确保食品香精香料的安全,采取了很多措施,为了从源头上强化食品安全质量的有效监管,公司把安全法规符合性的审核工作前移到了研发中心和采购部,设置了配方技术法规安全专员和原料法规的专门人员,公司还积极参与了国家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及其标准法规修订工作,力求为整个行业的安全健康规范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事了一辈子食品研究的钟全斌说,需要指出的是,食品添加剂也并非完全没有营养价值。虽然大多数食品添加剂的营养价值很低,但有些食品添加剂具有保持或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作用,比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适量添加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等营养强化剂,还有些食品添加剂本身就是营养素。
食品添加剂之害关键在于“非法和过量添加”
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由于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制定、生产环节等多方管理导致许多问题互相推诿,谁也不愿站出来说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官员向中国经济网记者坦陈,无论如何,管理中国的食品添加剂行业需要厘清监交叉监管,明确职责。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官员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事实上,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工业中的程序之一,只要严格按照添加标准和剂量添加都能保证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食品添加剂之害关键在于“非法和过量添加”。
专家告诉记者,食品添加剂主要的作用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等感官特性,另外就是满足食品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用大致可以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分为防腐剂、着色剂、调味剂、膨松剂、稳定剂等不同的品种
著名食品专家陈君石认为,苏丹红让全国谈“红”色变的同时,也让人们闻食品添加剂而色变。
专家呼吁:民众提升科学素养
钟全斌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大家不要谈添加剂色变。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企业大多是以全球相同的控制措施对所有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不愿透露身份的食品监管官员也呼吁,应该尽快普及食品添加剂相关科普知识,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
陈君石认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食品加工业,就没有丰富的食品种类。有了食品添加剂,才能满足各种人对食品的不同需求。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是现代食品工业必需的,按照规定在食品工业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公众要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