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铃……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堰河完全小学的校园里响起了清脆的下课铃声。五六分钟后,四年级的乐乐和妞妞已经和往常一样拎着两个篮子快步走向教室。乐乐拎着的篮子沉甸甸的,里面装着一盒盒摆放整齐的牛奶。据堰河完全小学岳校长介绍,该校自2012年开始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餐的基本搭配为学生奶+蛋糕或学生奶+鸡蛋,此为课间加餐,旨在提升孩子们的营养,并非取代午餐。
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卫生制度保证了食品安全。除了奶蛋肉蔬均由专人按照严格的标准负责看管外,在堰河完全小学学生食堂厨房入口的更衣间,每一个进入食堂的工作人员都要完成更换衣服、佩戴一次性口罩、洗消等一系列操作。同时,从配送开始,学校每天每发一份牛奶都有专人负责记录,包括领取人、发放的牛奶批次等详细信息,奶样还会留存24小时以备检测。自2012年3月8日开始实行营养改善计划以来,结合每年定期进行的学生体检情况发现,学生体质有明显提升,学生患病率也有所减少。
堰河完全小学只是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校中的一所。据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2011年11月启动以来,每年投入约160亿元人民币,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生提供膳食补助,平均标准为每人每天3元,已在中西部22个省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699个国家试点县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个团场)全面实施,覆盖96,012所中小学校,覆盖学生2288.21万人。与此同时,还有5个省481个县开展了地方试点县工作,覆盖5481所中小学校,受益学生870.19万人。国家试点县与地方试点县合计,共覆盖学校131,493所,受益学生达3158.4万人。
近日,记者从教育部和全国学生营养办获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又有了新的进展和发展趋势。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
试点地区的学校均要建立膳食委员会,以保证营养餐“不变味”
营养餐在明显改善了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受到群众欢迎的同时,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经费的透明度问题。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实施营养餐计划的国家试点地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村小、教学点)均要建立膳食委员会,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阳光操作,保证切实提高学生营养。膳食委员会由学生、家长、教师、村(社区)代表等组成,组成人员应通过民主推荐等方式产生。其主要职责一是参与确定供餐模式、配餐食谱;二是参与供餐单位的确定与评议;三是参与学校食堂米、面、油、蛋、奶等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的公开招标;四是参与学校食堂日常管理和监督,包括监督学校食堂饭菜价格、分量、质量和食品安全,以及食堂员工的个人卫生、服务态度等,征求学生、家长教师对食堂的合理化建议;五是督促学校定期公开食堂财务收支状况等相关信息。
全国学生营养办副主任、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萌表示,对于个别地方出现的营养餐“变味”现象,全国学生营养办高度重视,并不断从制度上加以完善。对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过程中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