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徐剑锋
《北方新报》报道, 为了维护校园周边小食品市场秩序,保障中小学生食品消费安全,2月下旬开始,玉泉区工商分局组织开展校园周边小食品市场专项检查整治活动。
对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讲,吃零食本身就是个坏习惯,如果再碰上问题食品那就更糟了。诚然,经商赚钱天经地义,但不能逾越道德底线,昧着良心使问题食品肆无忌惮地成为学生的健康“杀手”。对商贩来讲,必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从源头上堵住危害学生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
进一步来讲,对于净化校园周边的食品环境,有关部门不是没有发过文件、作过规定,也不是没有突击整治、严厉打击,从目前来看,光靠商贩的自觉自律还远远不够,关键是缺乏整治的合力和常态监管的措施。因此,工商、卫生、教育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化被动为主动,变打击为防范,快出重拳,持之以恒地保障学生的健康权益。
再者,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长效监管,的确能构筑一道防火墙,但从源头上讲,对食品小店提档升级很有必要。同时,有关部门认真把好食品市场准入关,通过动态化巡查监督和建立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制度、师生投诉曝光制度,督促规范经营。做到了这几点,相当于给校园周边小食品经营上了一道“紧箍咒”,再加上科学消费观的教育和引导,就能让问题食品远离学生,真正做到家长安心、学校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