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食堂将领临时性补贴
新闻回放
早在2008年6月,我市就出台了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学生餐食品卫生与营养质量标准、学生餐价格等方面实行专项督察制度。今年,为保证学生吃上“放心餐”,市教育局加强对供餐企业的选择和监督,细化学生餐营养标准,实行了餐样的网上公示,定期进行学生满意度测评,差评率超过20%即撤销其供餐资格。
随着物价上涨,学生餐质量渐渐下降。今年7月,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自行开办食堂,逐步推广,扩大食堂供餐的比例。
昨日中午,沙河口区实验小学食堂内,刚给孩子们分完午餐不久的师傅们并不急着收工,“再等一会儿,每天都有来加饭的。”一位师傅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五年级学生拎着饭桶到食堂来添米饭。“从以前学生不爱吃、剩饭多,到现在很多孩子都加饭,这说明学校办食堂这件事是做对了。”领着记者参观食堂的校长孔昭娟欣慰地说。该校开办食堂快一个月了,学生的认可让一切付出变得有意义。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市教育局鼓励学校自办食堂的举措下,我市多所学校已经开始筹备开办食堂,让学生吃上“放心餐”。
物价上涨 午餐缩水
在开办食堂之前,孔昭娟提起学生的营养午餐就头疼:“饭菜质量不佳,孩子们都不爱吃,每天剩菜剩饭都不少。”她告诉记者,以前供餐企业供餐,一家企业负责好几个学校的午餐,饭菜早早出锅,却要在车上闷上至少1个小时才到学校,被水蒸气浸了的饭菜让学生提不起胃口。
近来,物价上涨不仅影响到了居民的菜篮子,也影响到了中小学的学生午餐。记者了解到,随着粮油、肉类、蔬菜、水电、燃料、房租等价格的快速上涨,中小学生的午餐质量缩水严重。“像西红柿炒蛋这类成本低的菜吃得最多,鱼、虾吃得很少。”“学生不爱吃营养餐,吃不饱就到外面买零食充饥,家长意见也越来越大。”采访中,对于午餐质量的下降,几位中小学校长并不讳言。
倒是部分区教育局相关部门对此讳莫如深,某区教育局主管营养餐的负责人干脆拒绝了记者的采访。据知情人透露,虽然市教育局鼓励学校自办食堂,但受场地、资金等限制,要办食堂并非易事。
资金自筹 1个月赔2万
难题虽不少,但为让孩子吃好,仍有部分学校开始尝试自办食堂。沙河口区实验小学的食堂从今年暑假时动工,学校腾出了储藏室、走廊和部分教工办公室,一个300多平的食堂于11月1日正式启用。同一时间筹备校办食堂的,还包括4中、50中、49中、79中等学校。
配餐间、主食加工间、洗刷间……记者看到,实验小学食堂内各种工作间分工细致,每个班级的饭菜分装在4个不锈钢桶内,包括1荤2素和1份主食。午餐时间,送餐师傅会将每班的饭送到教室。记者注意到在食堂餐桌上有1箱咸菜,“那是给老师吃的,这种腌菜都不给他们吃。”一位师傅讲解道,她表示,食堂的食谱一周一换,每次的食谱都需要拿给校长和健康老师把关,保证营养跟得上。
食堂运营了快一个月,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一组数据:全校近1000名学生,供餐单位供餐时订餐的有500多人,学校食堂一开,订餐的学生增加到800人左右,人数还在不断追加。
学生吃得好、家长放心了,按理说学校应该高兴,可让孔昭娟发愁的是办食堂欠的款。“目前,食堂连装修加设备已花去70多万,像和面机、切菜机等设备还要陆续配备,资金实在紧张。”
同是11月启用食堂的4中也遭遇资金难题。副校长常青告诉记者,校办食堂都不图盈利,给孩子做饭用的都是最好的原料,成本也比较高,“1个月食堂赔了2万元,前几天还不得不提前收了学生的下个月的午餐费,才能去购买食材”。
被承包食堂将逐步收回
目前,大连市内四区共有120所中小学校,7万名中小学生在校用餐,约占学生总数的35.6%;经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许可负责给学生供餐的企业有16家。
为解决目前学生就餐遇到的难题,市政府曾多次召开营养餐联席工作会议,细化学生餐的营养标准和供餐企业的软硬件标准,并研究了供餐企业的退出机制的问题,以保证学生餐的质量。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自办食堂,并不断积累运营经验,逐步推广。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为推广校办食堂,市教育局将联合市财政局下发文件,对全市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食堂进行临时性补贴,缓解学生食堂的资金困难。
采访中,记者发现,部分现有学校食堂已被承包出去,饭菜质量无法保证。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下一步,还将逐步收回这些已承包的学校食堂,逐步建立公益供餐制度,真正让全市的学生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