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以来,河北、江西、湖南、贵州、山西等地相继发生6起学校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流行事件。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全面开展食堂食品安全自查严、要求迅速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卫的检查,严防发生投毒事件。(10月23日《京华时报》)
《通知》要求的自查,是由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部署,并非是由相应食堂自查;接连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笔者相信各地会足够重视、认真检查。但由此能产生多大的效果、多长的有效期,就有必要怀疑,毕竟食品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尤其事关对象是学生,更不能马虎。
虽说是紧急通知,但各地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也要有个准备过程,由于现在信息传播速度快,各个食堂也能很快“收到”通知,他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为了确保检查通过,此时很可能也在紧张准备。这样一来,检查组到达相关食堂时,看到的,估计就是一个卫生、合格的食堂。检查的意义已丧失,并且还造成一定程度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要知道,出现这种局面是极有可能的,且不论此次要求检查是“光明正大”的通知,就是在以往的一些暗访、突击检查的行动中,有的对象也能提前做好准备,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类似事件并不少见。利益使然,检查与被检查可说是一场永远的拉锯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这种君子式的检查,效果恐难尽如人意,也显得被动,更谈不上长效机制。而食品安全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其重点更是在于主动预防,要防患于未然,在食物中毒等事情发生之前,就必须把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如此方才可行。
因此,要想保证食堂食品安全,让学生们吃上卫生、安全的饭菜,就必须做更多的工作。如经常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抽查,时不时的给食堂管理人员敲敲警钟。
另外,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知道,不要说一般学校的领导,就是教师也是不和学生一起吃饭的,即使都在食堂吃,也很可能分开吃。这就使得大人、学生被区别对待,不良的食堂往往就把魔爪伸向了弱小的学生们,而如果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们吃着一样的饭菜,食堂自然不敢轻易放肆,饭菜的卫生、质量会有保障得多。
所以,笔者建议,校领导或教师不妨轮流下食堂和学生们一起就餐。每个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领导、教师,每月轮流一两次,应该不成问题,为了学生们的安全、健康,领导们“屈就”一下又何妨?
[作者:毛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