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11月5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孙令正) 11月4日中午,根据群众举报,海口工商、公安两部门查处了一个以养鱼为幌子、涉嫌利用各种废油、潲水油提炼食用油的加工窝点。在该窝点内发现约2000斤已经加工成的半成品和部分成品食用油。据分析,该窝点利用废油和潲水油提炼的食用油疑已流入市场,目前,该窝点已被执法人员取缔,相关部门已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窝点发现约有2000斤“问题食用油”
11月4日中午,海口金盘工商所执法人员,来到城西镇苍东村外密林边上一处非常偏僻的窝点进行突击检查时,此处已经空无一人。而窝点里却发现两口黑色大铁锅,里面还有一些没有提炼出来的原料潲水油,上面漂浮着不少黑色的杂物,屋内苍蝇满天飞,散发出阵阵恶臭。
其中一处还放着四个盛满暗黄色油的大桶,据介绍,这些已经提炼完成的“食用油”,再经过过滤等工序,就可以用白色塑料桶分装并销往市场了。按照大铁桶上标识的容量,一口铁桶能装约360斤油品,现场四个大铁桶内有提炼好的半成品油料约1400斤左右。
随后,执法人员还发现了30多个用来分装成品油的塑料桶(每个塑料桶容量为25公斤),其中有6个白色塑料桶已装满提炼完的油品,其中一桶装有疑似棕油或鸭油一样的油料,油料底部已经凝结成白色霜状,而在另外两个塑料桶内,倒出来的油料看上去十分清澈干净,外表和市场上所销售的食用油几乎一模一样。据分析,虽然现场无法得知如何提炼,但是根据成品油的气味和色泽判断,该加工点可能是利用酒店、饭店、大排档等地方回收的废弃食用油及潲水油,掺杂其他油料一起提炼的油品,然后重新销往市场。
黑窝点提炼的油疑已流向市场
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根据现场加工情况,以及对该窝点产品流向可以初步推断,该非法加工窝点很有可能是通过向市内一些饭店、学校食堂、大排档回收废弃食用油及潲水油,然后在此混合、加工、提炼,最后将制成的油品再次销售。执法人员表示,由于目前非法加工点老板不知去向,只能将现场油料进行异地封存并进一步检测,至于销到哪里,将配合公安部门进一步调查。
11月4日下午,海口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民警对现场进行调查了解后,同样怀疑该加工点提炼的油品,很有可能已经流向个别农贸市场,甚至不排除学校食堂。民警随后与苍东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联系,进一步调查该窝点老板的身份。据村干部介绍,该鱼塘是由村里一名庄姓村民,将地点出租给一名内地夫妻养鱼的,并不知道这对夫妻在此非常提炼废油。
警方表示,将尽快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到当事人下落,对其非法加工油料的来源以及销售渠道进行追查。
除此之外,工商执法人员在对现场进行检查过程中,意外发现一个记事本,在这个记事本上看到,最早在今年7月份开始,就密密麻麻记载着一些来自海口城西、正义路、青年路、海甸岛以及临高等地农贸市场的联系人电话。
记者通过查询得知,该记事本上所记录的联系电话,遍布海口市多个市场,以及海口周边县市县。
当天下午,省工商局相关人员悉知此事后表示,如果证实该窝点生产的油品确实有流向餐桌的嫌疑,会立即布置全省工商系统,对各辖区农贸市场以及粮油经销网点进行全面清查,以确保食品市场安全,同时,该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选择购买食用油时,切记向商家索证索票证,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为自己维权,发现商家销售三无食用油要第一时间向12315进行举报。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