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口药监部门执法人员根据群众举报,在诸由观镇某村委查处一药品非法宣传点。该组织以参加者有礼品,中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保健讲座为诱饵,吸引农村广大群众凭事先发放的赠送卡免费领取小剂量产品试用骗取群众信任,然后在销售中高价推销“保健品”,上当者不在少数。
据查,该组织来自潍坊,当场提供不出任何有效的资质证明,其宣传兜售的两份产品,包装上并无保健食品常有的“蓝帽子”标志。鉴于这种情况,执法人员当场揭穿其鬼把戏,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
在此,药监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清楚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区别,警惕保健品的陷阱。
陷阱一:健康讲座“洗脑”。推销者抓住中老年人体弱多病,渴望健康的心理,办班授课,聚集人气,先讲一些疑难杂症的病症、成因、危害及防治难度,借机夸大所推销产品的药效,忽悠听课者上当购买。
陷阱二:打着义诊旗号。在社区、公园、村委、酒店等处开展免费检测、义诊等活动,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消费者,进而推销产品。
陷阱三:套电话搞推销。一些搞义诊的人,常会让患者在查体单上留下详细联系方式,然后以定期量血压、测血糖提供免费上门服务,获取独居老年人信任和好感,以达到今后推销保健品的目的。
陷阱四:小恩小惠设套。通过买赠结合、参加有礼、多买多赠、免费联谊、免费旅游等手段,联络情感,诱惑消费者掏钱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