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消费警示 >> 浏览消费警示
“养胃食品”可能只是心理安慰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5年01月30日    关注度:     【字体:

当下,市场上的“养胃食品”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你知道吗?实际上,这些“养胃食品”既不属于保健食品,也不属于医疗范畴,更不是营养食品。那么,所谓“养胃”真的有效吗?

   “养胃”并无权威依据

   2014年以来,“养胃”食品大军不断扩容,如江中集团猴姑饼干的“养胃”功效就被众多企业跟风。江中集团曾发布声明称,猴头菇有养胃功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有明确的记载。该声明同时表示,“一种食材有没有功效是要经过科学界定的,乌鸡、山楂都是食材,但它们同时也是药材。中国文化里的药食同源就是这个道理”。而目前,南方黑芝麻糊并未提供“养胃说”的具体理由。

   主要原料的微量元素含量高,是否就意味着生产的食品营养价值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说,根据2013年起我国正式实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应按照规定标示营养标签,营养成分种类及其含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标签内的数据,而非简单的原材料营养物质比较结果。

   根据营养标签通则,食品标注的营养价值及声称有明确的含量要求。以钙为例,每100克食品中,钙能达到一个正常成年人每天所需量的15%,才能标注含有钙或者是钙来源,达到30%及以上才能说“富含钙”。

   以我国药品法典或中医典籍中的说法作为支撑,是否能够令人信服?范志红认为,有无养胃功效,只靠一份材料证明不能服众,还需要更权威的实验数据来支撑。

   保健食品功能中无“养胃”

   不属于保健食品,却声称能“养胃”,这是现有“养胃食品”的共同点。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条例,普通食品不能宣称具有保健功能及疾病预防功能。而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产品配方设计有明确的针对性,其目的是为目标人群提供营养支持,食品标签不应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在我国保健食品的27个功能中,并没有‘养胃’的说法。‘养胃’既不属于保健概念,也不属于医疗概念,更不是营养概念。”范志红认为,目前“养胃说”的具体含义和评价标准都不明晰,“养胃”更多的是给消费者一份心理安慰。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立法滞后使得相关法律法规跟不上食品产业的发展速度。一方面是法律法规的缺失,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等。没有了约束,企业在逐利性的驱动下屡屡打出“擦边球”。朱丹蓬形容食品行业此类“怪现状”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这种“偷龙转凤”的做法容易误导消费者,也是不合适的行为。

   (《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消费者团购奇异果免费变掏钱 网站称需进行调查
下一篇文章:朋友圈卖的鸭脚螺蛳粉你敢吃吗?无证照难保质量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