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已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过你是否注意过,在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暗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近日,一则题为《惊呆了!超市里暗藏的潜规则你知道多少?》的消息在朋友圈里热传,揭露“超市的新鲜牛奶通常摆在最里面”、“买一赠一有猫腻”、“超市灯光能让食物 更新鲜 ”……这些说法究竟是否正确,南都记者走访市内各大超市并咨询业内人士,逐一进行验证。
说法
新鲜牛奶通常摆在最里面
真相
销售牛奶一般会先入先卖
南都记者走访广州大道北的永旺、沃尔玛、新一佳等各大超市,发现所有超市售卖牛奶、酸奶处,生产日期最新的货品均被“藏”在货架最里面,或是货架最低层和角落处,反倒是生产日期不太新的货品摆在货架最显眼处。比如在沃尔玛超市,牛奶货架中与眼睛平行处的一盒牛奶,生产日期显示是2014年9月10日,而在货架最下方需要弯腰取得的光明牛奶,生产日期显示是2014年9月15日,比上方显眼处的牛奶明显要“更新鲜”。
大多数市民并未注意牛奶摆放的“猫腻”,他们走到货架前,通常从显眼处取得牛奶后就匆匆离开,不会特意去辨别同一品牌牛奶的生产日期差别。“最外面摆放的几排牛奶生产日期都是一样的!”市民吴小姐说,此前购买牛奶时,从未翻货架里面的牛奶出来比较生产日期。
牛奶促销员对此则见怪不怪,永旺的牛奶促销员称,销售牛奶通常会遵循“先入先卖”的原则,尽量将先进货而还未卖完的牛奶放在显眼处,优先销售。
调查资料显示,放在与顾客眼睛视线平行位置的商品,可以增加70%的销量。这也是超市物品摆放的最佳位置,第二是齐腰的地方,第三是与膝盖平行的地方,这些位置摆放的商品利润都比较大。
说法
超市打折促销的食品肯定不新鲜
真相
仔细挑选还是能淘到宝
对于晚上超市的打折促销活动,《惊呆了!超市里暗藏的潜规则你知道多少?》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食品而言,只要是打折促销的肯定不新鲜,尤其是熟肉和豆制品,一定要慎重购买。”新一佳超市导购员表示,晚上打折促销的商品,确实是其他顾客挑剩的,和早上相比没那么新鲜,但质量并没有太大问题,由于价格便宜了不少,商品仍然有性价比高的优势,仔细挑选还是能淘到宝。
说法
用灯光让食物更“新鲜”
真相
暖光照射确能让其色泽更鲜艳
《惊呆了!超市里暗藏的潜规则你知道多少?》称“我们到超市里会发现,那里摆放的各种肉类,都红嫩新鲜,各种蔬菜都翠绿无比。等买回家再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南都记者走访各大超市后发现,几乎所有超市都会采取暖色灯光来照射肉类,让其色泽更加鲜艳。比如广之福超市在肉类销售区,所照射的灯泡外统一安装红色灯罩,橘红色灯光打在鲜肉上,鲜肉的色泽鲜红、靓丽,而肉拿到自然灯光或普通日光灯下,色泽大打折扣,呈现粉红色。在永旺超市,熟食、鲜肉和寿司均用暖色灯光照射,像刚出锅一般,鲜艳色泽令人胃口大开。
这样直接影响顾客挑选鲜肉的判断,“挑猪肉排骨,看颜色很重要!”前来超市购物的李阿姨表示,她曾经在一超市打折促销时挑选一盒排骨,当时看着颜色是鲜红色,以为很新鲜,结果买回家发现,排骨呈暗红色,有些地方还发黑,是不新鲜的排骨。
说法
买一赠一有猫腻
真相
赠品价格算入商品总价中
《惊呆了!超市里暗藏的潜规则你知道多少?》提到“消费者购物时并不注意自己不需要的商品价格,商家根据这种消费习惯,提高价格后再附赠品。”
南都记者实际走访超市发现,不少“买一赠一”的赠品价格,实际是折算入商品总价中,而一些消费者实际购物时并未注意。比如一个300克的饼干附送一个马克杯是14.5元,而实际上150克左右的饼干单独销售仅5.2元,明显杯子的售价也计入商品中。消费者会被造型漂亮的赠品杯子吸引,而忽略实际上自己多花了一个杯子价钱买一包饼干,还以为自己“赚到了!”
某大型超市主管阿景表示,这是超市通常采用的营销手段,一般有打折、买一赠一等商品的销售情况会特别好,增加原销售量的2-5成。如果消费者不是经常留意商品价格波动,是不会注意其中的“猫腻”。
说法
没卖完的散装肉食会返回厂家
真相
熟食当日未销售完会当垃圾丢弃
《惊呆了!超市里暗藏的潜规则你知道多少?》中专家称“标有当日生产日期的熟肉,其实并不新鲜。举个例子,今天买的香肠里可能会掺杂前几天没有卖完的香肠。”
南都记者询问多家超市的熟食区,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熟食都会在当日销售完,卖不完的熟食一律作为垃圾清理,不会留到次日销售或返回厂家处理。某大型超市主管阿景称,所在超市非常注重食品安全,对此有严格规定,熟食、寿司等都要求在当天销售,如果未销售完,工作人员会将其用刀剁碎,打包成垃圾丢弃,被丢弃的熟食、寿司等不少还很新鲜,一些商品还有半个月才过期的也会如此处理,每日处理的商品价值过万元。超市员工不允许携带这些商品走,全程有监控,出门也会由保安查包。
散装的腊肠会否返厂处理?永旺超市负责腊肠的促销员表示,一般腊肠保质期在90天,由于仓库有限,基本上每次进货的量很少,“一周进两次货”,很快就能全部卖完,不存在将未过期的腊肠返厂再加工。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