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消费警示 >> 浏览消费警示
酒楼优惠暗藏消费陷阱 特价菜碟大分量少吃不饱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3年11月27日    关注度:     【字体:
原标题:酒楼优惠暗藏消费陷阱 特价菜碟大分量少吃不饱

点击浏览下一页

大大的碟子,小小的分量。(文图无关,资料图片)

  一些食肆缩减菜量充特价 最低消费标识不明 给顾客设开发票门槛

  一道特价菜,原来只有正常分量的2/3;要想进包房,必须有最低消费;要开发票,特价菜不能算入内。近日,记者陆续接到市民反映,随着物价和人工成本的上涨,一些酒楼为吸引顾客,又使出各种优惠手段,但暗藏消费陷阱。

  广州市消委会提醒,无论是特价菜还是包间最低消费,商家都应在消费者消费前告知,如果未尽到提前告知义务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可到消委会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碟大分量少 特价菜坑爹

  昨晚,在吉祥路上班的吴先生请朋友在解放路一家粤菜馆吃饭,遇到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吴先生看到菜单上和饭馆内有多处特价菜的推荐,一道原价30元的菜,“优惠价”为18元,而且特价菜还不少,吴先生准备点几道,但让他想不到的是,点菜时,服务员立即提醒特价菜肯定不够吃。并建议特价菜可以点两份,正当吴先生纳闷时,吴先生点了其中一份素菜,上菜后发现盘子不小,但分量明显缩水,“只有这家酒楼正常价格菜式的2/3大小,几个人点一份根本不够吃。”吴先生邀请了4位朋友,本来计划点6道菜,结果最后点了8道菜才够吃。“这也叫特价菜,不如叫缩水菜才好了。”

  说是可打折 不给你发票

  最近许先生在天河一家中餐馆吃完饭后,消费了521元,想开公司抬头的发票,但当他向服务员提出该要求时,服务员小声告诉他,“不要发票,可以打九折。”许先生考虑了一下,还是选择开具发票,但他发现,服务员脸马上“变黑”。

  另有一位市民徐先生反映,在一次就餐后,他也要求开发票,但被告知有三道菜是特价菜,不能算入开发票的额度内,所以发票没开成。

  点菜时才知 须最低消费

  在环市路的一家名为喜爱轩酒楼,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该酒楼包房消费就明确6至10人一间的房间,消费最低要求为680元,“这是净菜价,还不包括茶位、酒水等费用。”在杨箕地铁站附近的一家名为“乡巴佬”的湘菜馆,也要求有包房最低消费,从280元到380元不等。

  记者采访中发现,这种设置最低消费的酒楼不在少数,“我有次和家人去吃饭,想在房间吃,安静点,开始并不知道有最低消费,点菜才被告知。”胡女士告诉记者,她想退房间又有点搁不下面子,“因为还有几位从外地过来的亲戚在。”胡女士说,她只好多点几道菜凑够最低消费,“最后当然吃不完,打包带走。”还有市民李先生也反映,他曾经就餐发现最低消费后,想与酒楼内部长协商减少,对方坚决反对,“即使有最低消费,很快房间也就被订完了。”让李先生不解的是,在包房内还享受不到大厅内的特价菜,价格明显贵很多。

  消委会提醒:

  包间最低消费可设置商家有义务提前告知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咨询了广州市消委会。据悉,关于包间最低消费的问题,国家目前没有强制规定,但包间的最低消费设置,商家应该提前告知消费者,而商家事后才告知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顾客如被强收费,则可以到消委会投诉。

  特价菜是否就可以短斤少两?消委会表示,对于特价菜分量的界定,目前也没有相关的限制。不过,对于特价菜的分量,商家有义务告知消费者。对于严重货不对板的特价菜,例如广告是一大盘实际只有一小碟的情况,商家就涉及到欺骗消费者,但对于是否构成欺诈,还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对于部分餐馆的特价菜不能开发票的情况,消委会表示,打折不能作为不开发票的理由,即使消费者享受了打折让利,商家也应按照打折后的实际营业额向消费者提供发票。消费者应该在消费后主动索要发票。(记者 杨进、李大林)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小夫妻新婚夜敬酒误把荧光液当雪碧灌下肚
下一篇文章:中消协发旅游餐饮调查报告 八成游客最关注食材质量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