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消费警示 >> 浏览消费警示
清宿便洗肠美容多为忽悠
来源:京华时报    更新时间:2013年08月20日    关注度:     【字体:

 不少美容品号称能“清理宿便,美容养颜,去脂减肥”。对此,专家表示,在医学界上,人体没有所谓“宿便”一说。消费者经常使用“清肠茶”等保健品,对身体健康很不利,可能会引发肠道紊乱,甚至令人患上结肠黑变病。

  “宿便”概念子虚乌有

  一条被广泛转载的微博介绍:“正常人体内有3~6公斤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则有7~11公斤宿便,这些便便无声无息地囤积在你的大肠小肠里。”

  宿便到底是何物?“说宿便长年存在于体内,完全就是一种炒作。肠道不是下水道,不会在管壁上堆积垃圾。肠道有规律地运动,而且各段肠道的运动相互配合,不会出现某些大便长期黏着在肠壁上的情况。同时,在临床医疗中没有‘宿便’这个说法,完全是商家为商业目的杜撰出来的概念。”北京市隆福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玉涛介绍说。

  李玉涛介绍,正常人体,食物在胃里停留4至6小时,小肠8至10小时,大肠时间更长,从摄入到全部排出可能需要2至3天的时间,这是一个正常的消化过程。“正常人可以一天排便1~2次,或者1~2天排便1次,甚至2到3天排便1次都是正常的。但超过3天就可能有便秘、梗阻的可能性,需要到医院就诊进行药物治疗。”

  “清肠排毒”易伤身

  目前,市面上“清肠减肥茶”卖得红红火火。相关广告称,爱美女性都可以通过饮用该茶达到“清宿便,排肠毒”的功效。李玉涛介绍,市面上很多所谓“清肠茶”都有泻药成分,即使打着“纯天然”的噱头,比如番泻叶和大黄就都是“纯天然”的草本植物,中西医也将其划入泻药的范畴。而这类药物之所以能对排便起到作用,是因为它们会刺激肠细胞,减少液体吸收,肠道内的水分多了,排便次数也就多了。

  李玉涛举例介绍,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在给病人做结肠镜时观察到,正常人肠壁黏膜基本都是粉红色的,长期服用泻药对肠道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有可能导致大量色素在肠黏膜中沉积,使结肠表面变成黑色,也就是医生所说的结肠黑变病。

  洗肠美容当心肠穿孔

  不仅美容茶火热,一种新型美容保健方式——洗肠正在流行开来。记者在淘宝上搜洗肠时,出现数千款标注为“洗肠机”、“家用灌肠机”等商品。一家美容机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机器,能及时把体内的宿便与毒素排出,让人体更健康、更漂亮。”

  武警总医院整形科美容中心主任张华表示,正规机构没有洗肠是为了减肥或美容的,肠道残渣是不会让人发胖的,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同时,洗肠洗得次数越多,对人体伤害就越大。经常洗肠会造成肠道的菌群失调,还会造成便意感不明显,造成长期便秘。如果洗肠的水灌得过多,肠道还容易穿孔。

  “人体自身能够新陈代谢,有自我消除毒素的机制,如果不是便秘,不需要借助外力来排便。”李玉涛介绍。便秘患者要想顺畅排便,则需要养成健康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经常食用一些粗粮以及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多饮水、规律运动就可以改善便秘状况。

  京华时报记者钱宇阳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枣还没熟甜枣都是糖精泡的 购买时一看二摸三尝
下一篇文章:蜂蜜造假花样百出:很多蜜种系捏造 贵的也可能有假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