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针对网上流传的圣女果、小黄瓜、大个儿彩椒为转基因食品的谣言,中国农科院专家列出“转基因食品”清单,并表明盛行的“用大小来判断是否为转基因品种”的方式并不科学。
该事件折射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识模糊的现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受商家概念促销的影响,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不含糖食品等概念也存在误解,为帮助市民更健康、安全地饮食,近日信息时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为消费者破解目前购买食品的四大误区。
误区1
“零添加食品”=“安全食品”
无添加山楂片、无添加曲奇饼……在淘宝网上,打着零添加剂标签的零食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喜爱。一款土耳其进口的无花果干,标明其在纯天然的环境种植而成,并采用自然风干技术,制造过程中不含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在近一个月内销量达2204件。而一些饼干、袋装红枣、牛肉干等更以无添加剂的噱头,在儿童和孕妇市场得到进一步推广。
然而,零添加剂食品是否真的不含任何添加剂?答案并非如此。香港皇冠总经理刘春表示,一般保质期在6个月以上的饼干便添加有抗氧化剂,而即使在制作过程严格把关,也不能保证制作的面粉、白糖不含有少量的添加剂。
佛山科技学院食品与园艺学院副院长董华强表示,在国家规定范畴内按照一定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能起到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而毫无添加剂的食品也不一定就为安全食品,“例如抗氧化剂能够抑制油脂过多的食品产生自由基,以此降低食品氧化的速度,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由于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事件,导致市民对食品添加剂有所误解。”董华强表示,目前一些食品中出现非法添加物,使得消费者混淆了食品添加剂和非法食品添加物的概念,而这也是零添加剂食品受到青睐的原因。董华强表示,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需要对食品添加剂有理性的认识。
误区2
不含糖、零脂肪便是减肥上品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糖、肥胖成为常见病,而不含糖、零脂肪食品也因此占据一定市场。记者在超市里看到,主打不含糖的食品主要为糕点和饮料。可口可乐推出的零度可乐营养成分表上标明,其糖水化合物、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均为零。而另一款奶酪低脂肪饼干也号称有减肥的功用,适用于想减肥的忙碌上班族。
那么,不含糖、零脂肪食品是否就是维持身材的佳品?佛山市中医院保健调养门诊副主任张年表示,不含糖、零脂肪等食品相比同类的食品确实更为健康,但有些不含糖、零脂肪的食品,例如不含糖的糕点、饮料等,其本身的热量并不低,市民在食用过程中要同时关注其食品能量表。
误区3
高钙食品有利于补充营养元素
随着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也喜欢购买一些添加营养元素的食品。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少商家喜欢在食品上冠以“高钙”的头衔,例如市面上出售的高钙饼干、高钙海苔、高钙麦片等。而实际上,这些高钙的食品却不一定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
张年表示,以饼干为例,其并不作为营养物质的载体,而通过此类食品补充人体所需元素也并不现实。“补钙主要是通过牛奶、豆类食品,此外还要多晒太阳促进吸收等。”张年表示,一些食品特定面积含钙量高,但不一定有利于人体吸收。
误区4
酸奶所含菌类并非越多越好
目前,超市所销售的酸奶所含的菌类越来越多,例如一款名为川秀的酸奶,其冲调粉所含有的有益菌种便达到7中,包括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塘乳杆菌和双歧因子。
然而,据记者了解,虽酸奶中含有的菌类对人体有益,但对于酸奶是否切实含有其包装中声称的元素,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以进行规范。
而对于目前商家在宣传时对酸奶所含菌类的宣传,消费者也要对其菌类功能的宣传有所防备,避免仅为概念买单。
延伸阅读
可通过食品标签
查看营养成分
为保障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明白消费,我国从今年元旦开始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该规定中明确指明,食品须在标签上强制标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的含量值,各自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若其含量为0,也需标注0。据了解,该通则也是我国第一个与食品营养标签有关的国家标准。
对于《通则》的施行,张年提醒消费者,在《标签》出台后,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可秉承“两看”原则,一是看食品所含的能量,二则是看视频的均衡营养值,通过这些标准选择合适自己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