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消费警示 >> 浏览消费警示
碳酸饮料最好少喝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6月24日    关注度:     【字体:
 □本报记者 三  峡 

  可口可乐无糖饮料“零度”在委内瑞拉遭禁,原因主要是它含有一种叫做阿斯巴甜的甜味剂成分,据说该成分可能导致偏头痛甚至致癌。上周,委内瑞拉卫生部长曼蒂拉表示,“零度”有害健康,应停售这款产品,存货应撤柜。可口可乐公司强调,中国的零度可乐完全符合中国政府有关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国家卫生部门也表示不再对其开展重复的风险评估。保健专家表示,无论“零度”可乐对健康有没有害,但可乐类碳酸饮料要少喝。

  零度可乐委内瑞拉遭“封杀”

  近日,委内瑞拉宣布停售零度可乐,原因就是在产品中发现有糖精——甜蜜素,这可能会导致偏头疼甚至是致癌。据有关媒体报道,此事已引起国家质检总局的高度关注,并已将相关的情况通报给了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以及国内食品市场监管的食品生产监管司。此次零度可口可乐的“始作俑者”是一种甜味剂——甜蜜素,记者昨日在零度可口可乐的标注上看到,配方原料中标注的甜味剂是阿斯巴甜。自事件发生后,可口可乐公司坚称产品没有添加甜蜜素,又指委内瑞拉当局已经同意重新检测,并称在中国的零度可乐中也没有添加甜蜜素,公司的所有产品,包括零度可口可乐都是安全的,并完全符合中国政府有关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有关负责人6月17日表示,零度可乐按规定在食品中使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卫生部不再对其开展重复的风险评估。

  阿斯巴甜是人造甜味剂

  据了解,我国批准甜蜜素作为甜味剂使用在酱菜、调味酱汁、配置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等行业。而阿斯巴甜则批准用于乳制品、糖果、巧克力、胶姆糖、餐桌甜味剂、保健食品、腌渍物和冷饮制品等,因为阿斯巴甜在高温或高pH值情形下会水解,因此不适用需用高温烘焙的食品,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取不超过50毫克。

  据介绍,阿斯巴甜,化学名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是由苯丙氨酸先与甲醇反应后再和天冬氨酸酯化产生,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属于一种代糖,经常使用在低糖饮料当中。代糖已经被认为成一种神经毒素,损害神经系统。一些常见的与代糖有关的症状为头痛,记忆力衰退,癫痫,视力消失,昏迷及癌肿。代糖更可使以下疾病加重或导致类似这些疾病的症状,比如:纤维性肌痛,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动症,糖尿病,老年性或早老性痴呆,慢性疲劳综合症和忧郁症。研究已证明代糖能释放自由甲醇。长期甲醇的毒性可影响脑中的多巴胺系统而导致上瘾。

  可乐类碳酸饮料最好少喝

  炎热夏季,各种碳酸饮料口味、品种丰富,尤其深受青少年的欢迎。昨日,记者对消费者进行了采访,很多受访者对可乐乐不起来,但青少年对可乐的热爱程度依然不减。而商场超市,零度可乐并未下架,商场工作人员表示,没接到下架通知,也没有正式检测文件,肯定不会下架。在外企工作的黄小姐对记者说,因为可乐的口感好,以前她经常在洋快餐店喝可乐,但后来看到一些有关可乐危害健康的报道,就不再喝了。从事广告策划的王先生表示,他一直喜欢喝可乐,几乎每天都喝,感觉喝可乐上瘾。但是,现在曝出这么多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健康,还是要忍住。在小学读书的晓东说,他最喜欢喝的就是可乐,一天喝几瓶都没关系。

  区养生保健协会有关专家表示,可乐类饮料少喝为好,根据有关专家的推算,一般儿童对“零度”可口可乐的用量一天最多为3~5罐(355毫升)。根据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甜蜜素可以用于可乐饮料,不过有限量要求。过多饮用碳酸饮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使儿童发生龋齿,还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等问题。还有媒体报道可乐可能杀精、伤肾、导致钙铁流失、肥胖、影响消化、慢性中毒等。但无论可乐类碳酸饮料是否致癌,但饮料特别是碳酸类饮料还是少喝为好,平常最好多喝水,对于人的健康而言,最好的“饮料”就是矿泉水或者烧沸之后去氯去氟的自来水。运动过后,可以喝点淡盐水补充能量,也可以吃点甜水果或者喝点红糖水。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食物相克不可偏听偏信
下一篇文章:桶装矿泉水不宜烧开喝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